中國環保產業協會近日公布了《有機廢氣治理行業2015年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根據協會統計,近一年來,國內15個省(直轄市)出臺了VOCs(揮發性有機物)收費細則,大約40個城市頒布實施了治理、整治方案。
“各地VOCs治理政策、標準、方案的出臺實施,將催生巨大的VOCs治理、監測(檢測)和第三方服務市場。初步預計,近3年僅VOCs治理市場將達1800億元。”專家表示。
政策組合拳開辟治理新市場
收費辦法、整治方案和嚴格執法促進VOCs治理
“《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辦法》頒布實施一年來,對VOCs的污染防治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有機廢氣凈化委員會秘書長郝鄭平表示,各省(直轄市)也紛紛制定VOCs排污收費實施細則,截至今年9月底,已經有15個省(直轄市)發布了VOCs排污收費實施細則。
郝鄭平認為,在收費制度的重壓之下,之前還在觀望的企業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已經開始全面啟動VOCs減排工作。VOCs的減排控制能力與企業的清潔生產水平已經成為影響相關行業競爭的關鍵因素。清潔生產水平高、VOCs排放量少的企業將會得以生存,反之將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特別是在北京、上海等監管要求高、執法嚴的地區,這個趨勢已成為共識。
除了收費辦法的出臺實施,相關排放標準和地方整治方案的制定實施,也推動VOCs治理,利于企業開拓VOCs治理、監測市場。
據了解,截至目前,涉及VOCs的大氣固定源污染物排放國家標準已經擴展至14項。北京、上海、廣東、重慶、天津、河北、浙江、江蘇等多地已經頒布了相關的VOCs地方排放標準。這些標準為各地企業推動VOCs減排提供了依據。
另外,目前已經有大約40個以上城市發布了VOCs綜合治理、整治方案,涉及減排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以及實施進度、資金配套、監管措施等內容。
伴隨著VOCs相關減排政策、標準和方案的制定出臺,各地政府及其環保部門明顯加大了監管和處罰力度,特別是處于大氣污染重的京津冀等區域。環保部門通過明察暗訪,對違規生產、治理延后、治理設施不達標的企業進行了嚴厲處罰。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