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首創的“污水處理廠+魚腹式光伏索桁架”光伏分布式項目,在河北衡水深州市嘉誠水質凈化廠并網成功。該項目隸屬北控清潔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控清潔能源”),項目總規模為0.3兆瓦,共計安裝1078塊組件,同時選用了單玻和雙玻兩種組件型號。
在項目現場看到,長75米寬51米正常運行的一號生化池,距池壁頂上空2.5米處,14排以往被放置在屋頂或地面的光伏組件,穩穩“站”在14條77米長、橫跨生化池的鋼索上,宛如高空鋼絲上的“舞者”。所采用的具有通透感的單雙玻組件,在巧妙提升項目空間感的同時,竟然使得污水處理池項目的整體設計中,呈現出環境友好、美觀和諧的藝術氣息,令人嘆為觀止。
“北控清潔能源股東下轄近500家水廠資源,與光伏分布式項目有著天然的結合優勢。但水廠建設光伏分布式電站需要克服造價高、腐蝕性環境等特有的技術、經濟難點,采用新技術、新設計方案成為項目成功的關鍵。我們遴選出幾個條件成熟水廠進行先行示范,待項目成熟后再向全國水廠推廣,因此,首個示范項目的標準制訂至關重要,責任也十分重大。”北控清潔能源技術及研發部常務副總經理蘭云鵬介紹。
北控清潔能源技術及研發部總經理助理孫海燕介紹,深州項目結構采用了國內首創的魚腹式光伏索桁架的形式,組件全部通過減震節點緊固在一根77米長的鋼索上,需要克服大跨度、高空間、在高腐蝕環境下光伏組件容易出現的各個難題。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仍要保證污水池正常生產的情況下臨空作業,挑戰可想而知。
超高技術標準收獲了超高效的全套解決方案,首個國內創新型魚腹式光伏索桁架應運而生。在實現度電成本降低30%以上,工期縮短35%以上的基礎上,還解決了“污水處理廠跨度空間大和光伏電站融合難”和“大跨度、高空間組件易隱裂”等難題,取得減震節點、上空支架防腐等多項專利技術。該體系用鋼量少、承重強、成本低、工期短,與傳統鋼架結構方案相比優勢明顯,并可適用普通山地、荒坡、水池魚塘以及林地等多種大跨度應用場地,可保障正常的農作物種植及養魚,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