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2016年學術年會上,沈陽市法庫縣委書記陳佳標宣布法庫與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達成了將法庫陶瓷產業集群打造成為中國陶瓷產業技術轉移示范區的協議。
法庫陶瓷產業從2002年第一條陶瓷生產線落地至今,歷經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產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歷經15年發展,園區建成面積達到20平方公里,入區企業248家。產品有日用瓷、藝術瓷、工業瓷、電瓷等12大類,以建筑瓷為主。市場覆蓋了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部分產品出口俄羅斯、美國、蒙古、朝鮮和中東地區。2015年,實現產值210億元,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陶瓷生產、研發、銷售基地。
法庫縣高度重視科技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早在2008年,就依托遼寧省輕工科學研究院建立了遼寧法庫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到目前為止,投入資金1.4億元,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其中試驗平臺1.2萬平方米,創意和孵化車間3.3萬平方米。形成了小試、中試、工程化、企業孵化完整的陶瓷產業科技體系,硬件設施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是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具有省級檢測資質。法庫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了東北地區礦產資源調查,完成原料檢測數據近5000個,工藝性能試驗近千個,建立了東北地區陶瓷原料數據庫;為企業提供研發實驗和分析測試服務1萬余批次;開展研發項目30余項,申請發明專利100余項;規劃建設了中國瓷谷新材料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企業12家,畢業企業2家;成立了遼寧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與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達成了將法庫陶瓷產業集群打造成中國陶瓷產業技術轉移示范區的協議,建設了中國瓷谷技術轉移信息平臺,形成了向法庫陶瓷產區轉移技術成果的良好態勢。
陳佳標說,目前,法庫已經具備了承接各高校技術轉移的條件,但我們還要進一步完善提升法庫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檢測、小試、中試、孵化、技術轉移職能,將其打造成為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會員的技術轉移平臺。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