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電從美國全力打造
制造業創新網絡,到德國力推“工業4.0”;從“數字印度”的提出,再到備受矚目的“中國制造2025”……一場打造先進
制造業的爭奪戰,正在全球上演。
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下,如何依靠核心技術實現新突破,帶動產業轉型升級,開拓新的藍海,是橫亙在全球制造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顛覆傳統,沈陽機床憑借“i5智能系統”,全力向“中國智造”轉型進軍。遼寧沈陽,沈陽機床的廠房內,一篇以“變革觀念、創新超越”為主題的制造業突圍記正在書寫。
沈陽機床董事長關錫友發布會現場闡述i5M8產品理念。
依靠核心技術實現新突破
作為“共和國工業的長子”,
裝備制造業是遼寧第一大支柱產業。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遼寧
裝備制造業責無旁貸。堅定不移地走裝備制造業強省之路,讓遼寧制造裝備全國乃至全球,是遼寧制造業砥礪前行的目標。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2007年至2013年期間,沈陽機床集中做了一件事:全面攻關“i5系統”核心技術。
“每年砸進去1億多元,但我到上海研發基地,看到的只是一群年輕人和幾十臺電腦,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成功。”關錫友說:“到了2012年,成熟技術還沒搞出來,研發資金快要花光了,與德國合作的項目也沒啥進展,市場銷售又下滑……那是最難的日子,有一天我在德國賓館樓頂上站了一夜,跳樓的心都有了。”
經過2000余次大小版本技術修正更新、上千次產品測試,2014年,世界首臺i5智能機床面世,不僅是精度高,運算速度快,加載i5系統的數控機床,生產效率也達到一個新的水平。直到這時,沈陽機床終于獲得了夢寐以求的、能夠在國際競爭中一較高下的“核心競爭力”。
i5智能機床推出后,曾組織專家前來考察評審,但專家們當時并未給出明確結論。因此,當企業決定集中力量將i5智能機床大規模上市時,質疑和反對聲接踵而至。“不應過分糾結于智能機床的學術定義,市場才是創新成果檢驗的唯一標準。”i5創新團隊負責人朱志浩認為。
好在市場反響超出預期。“今年1月份就到手訂單1.1萬臺,完成全年計劃過半。”面臨產能過剩的市場困境,沈陽機床集團生產的智能機床i5的訂單卻雪片般飛來。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與世界巨頭比肩。”關錫友說:“德國喊工業4.0,我們就喊工業4.0,他說4.5呢?我們也說4.5嗎?現在一個觀點我特別不贊成,說我們不能彎道超車。如果不能彎道超車,請問機會在哪里?不彎道超車跟人家后面跑就有機會嗎?所以在核心技術領域及新的商業模式上即便車毀人亡,我們也要彎道超車。”
“當中國機床行業變得跟德國、日本一樣強大,我們的制造業才會更有競爭力。”
迄今為止,i5團隊已經研發出36項
知識產權,其中著作權有10項,專利權14項,在申請專利12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對外,i5團隊的研發實力也得到權威機構的認可,當選2013年環球科學雜志評選出的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十大研發中心之一。
“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的關鍵機會,同時也是遼寧的關鍵機會。
“新一輪振興,企業要靠創新做強!”關錫友說,這是國家強筋健骨的需要所在。
捕捉“互聯網工業”時代新機遇
“我們要做的工業4.0或者說工業互聯網,就是把制造業的工作流如何互聯網化,這實際上是我們講的互聯網第二次革命。今天的‘互聯網 ’最主要的是如何把工作流互聯網化。”關錫友說。
面對洶涌的互聯網大潮,沈陽機床集團近年來一直在思索、探尋,“互聯網帶來的最大挑戰是零距離,互聯網時代要么你擁有平臺,要么你被平臺擁有,要把每個用戶的需求和供給連接起來。”
當智能機床遇上互聯網,制造業的生產、銷售、服務模式正在孕育著顛覆式變革。
在傳統觀念中,制造業特別是傳統制造業要和互聯網接軌,無非就是把產品放到線上去賣。在國內輿論為制造業導入“工業4.0”概念之前,沈陽機床就在沒有路標的情況下,大膽試錯、持續迭代,在軟硬件上進行“云制造”的布局。
“我們不但要造出中高檔智能機床,還要加快實現由傳統制造商向工業服務商的戰略轉型。”關錫友說。
今年9月,在沈陽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上,沈陽機床集團將“私人定制”從想像變為現實,依托i5智能機床、iSESOL云平臺等搭建的i5制造新生態,整合了需求方、設計方、制造方、工具提供方等各方資源,讓消費者與工廠甚至機器直接對話獲得所需商品。
事實上,這種服務型制造新模式已經得以應用,并正在接受市場檢驗。今年6月下旬,由沈陽機床集團孵化建設的兩家i5智能工廠,分別在鄂西十堰市圣偉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和襄陽軸承公司切削廠建成投產。
每個人都可以依托沈陽機床的“云平臺”進行加工,每一個產品都能迅速根據用戶需求進行調整。今天的沈陽機床已慢慢演變成一個“生態圈”。
業內專家評論說,i5智能機床技術的突破,走出了繼日本發那科、德國西門子之后的第三條技術路線,實現了基于互聯網條件下的工業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有效集成,為“中國制造2025”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的目標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當前的遼寧正在經歷轉型路上最痛苦難熬的一段時期。作為遼寧制造業的代表企業,沈陽機床集團在新經濟的海洋中揚起風帆,尋求破冰之路。在這家老牌制造企業,我們不僅可以觀察到大跨度技術變革的突破,可以體會到前瞻性戰略布局的眼光,更可以被敢于創新的堅韌意志所感染……
今日的沈陽機床集團正以勇立潮頭的姿態,迸發出蓬勃活力,搶占先進制造業的戰略高地,也為老工業基地振興帶來新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