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中國報刊協會和中國經濟網聯合主辦,中國微能源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辦的2016泰山論壇暨《巴黎協定》實施研討會,以及中國微能源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年會近日在京召開。論壇主題為互聯網+綠色智慧能源———創新發展的微能源網。
泰山論壇主席、微能源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原經濟日報總編輯艾豐在論壇上表示,《巴黎協定》實施之際,能源革命既需要技術革命又需要體系革命,其中能源體系革命必須從中介體系入手,通過“互聯網+”來解決能源問題,同時也要創造性地落實供給側改革。
綠色低碳發展機遇期
研討會適逢《巴黎協定》11月4日正式生效。目前,已有74個國家正式批準了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這些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總量的58.82%。作為巴黎氣候協定談判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全國政協資環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十二五”以來一直把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將綠色發展看作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大機遇。我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積極采取強有力的政策和行動,有效控制了溫室氣體排放,增強了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在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工作中取得了重大進展。
“截至2016年9月,全國7個試點碳市場配額現貨累計成交量達到1.2億噸二氧化碳,累計成交金額超過32億元。這些進展彰顯了我國以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解振華說,《巴黎協定》生效以后,世界目光將投向落實行動,全世界范圍內將迎來考驗各方能否兌現承諾、積極推動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實現的新階段。
中國經濟報刊協會會長莫新元表示,當前正在北京肆虐的霧霾讓每個人都認識到了當前生態環境問題的嚴峻性,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社會責任,大家應該呼吁社會各界,為《巴黎協定》的實施鼓與呼,為促進解決全球范圍內氣候變化鼓與呼,為節能環保工作鼓與呼。
完善能源保供體系
“發展微能源、建設微能源網,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能夠大行其道的大事”,政協全國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石軍表示,發展微能源、建設微能源網,有利于保障能源供應,有利于保護環境,有利于推動經濟發展,有利于增加居民福祉。同時,微能源的開發利用還能帶來全球性的環境改善。
華北電力大學輸配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張建華表示,當前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產業結構和能源分布不合理等問題亟待解決,因此我國應該大力發展微能源網,并逐步過渡到能源互聯網。他表示,微能源網和傳統電網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微能源網可以對分布式能源進行就地消化和就地平衡,同時也可以和大電網進行能量交換,因此,微能源網的內部控制和相關保護技術與大電網相比有一些相應的區別。
據石軍介紹,2015年7月,國家能源局專門印發了《關于推進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吨笇б庖姟烦浞挚隙宋⒛茉淳W建設的重要意義,清晰明確了示范項目建設的目的、原則和內容,并提出了微能源網項目建設的組織實施辦法和制定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的要求,對于指導和支持微能源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
助力能源互聯網發展
2016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工信部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智慧能源簡稱為能源互聯網。同年7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確定把建設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作為構建能源互聯網的重要任務,并在全國征集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試點和典型創新模式試點。各級政府和企業踴躍報名,目前上報的試點方案已達1000多個。
近兩年,我國能源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迅速,政府推動試點示范力度不斷加大,微能源網的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罢С至Χ容^大,發展速度較快,并且驅動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前景廣闊”,石軍表示。
科技部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辦公室主任、世界能源論壇能源政策獎獲得者趙剛亦表示,能源變革將是我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導產業,我國應該建立自己的技術體系和技術標準,擁有自己的核心知識產權,在大力提高清潔能源比例的同時,加大研發投入和用戶推廣方面的支持力度。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配電研究所、能源互聯網團標和國標起草人陸一鳴則表示,當前多重市場動力要求發展智慧能源。智慧能源需要從若干個微能源網或者區域能源網發展而來。如果這些網絡能夠通過市場準入組成一個更大規模的能源互聯網,進而組成全球能源互聯網,其過程應該是市場的選擇。
陸一鳴表示,能源互聯網有幾個節點,幾個節點之間相互連接。這種連接不只是信息流的融合還包括能量流的融合。分布式能源、供暖、供熱相互連接之后,可形成相對完善、相對互聯、相互交織的能源互聯網,這是關于能源互聯網最理想的狀態。
積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志強表示,大力發展微能源分布式能源網絡,必將大大推動智能微電網可再生能源利用儲能等產業的發展,并逐步建立起包括分布式能源、儲能、電動汽車充換電系統,以及能效提升系統在內的能源用戶端多環節開放共享的能源互聯網。
推動“互聯網+”運用
同期召開的中國微能源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年會,宣布了中國微能源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最終確定下設四個專業委員會:專家指導委員會、技術標準委員會、投融資委員會和產業發展委員會。
聯盟在2015年9月首屆泰山論壇上宣告正式成立,由相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檢測認證和媒體機構等組成,是致力于推進我國微能源網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的非盈利性組織。成立一年多來,聯盟受國家委托積極依法制訂微能源網產業與技術標準,同時組織聯盟成員開展相關示范應用工程建設、協同技術研發、挖掘微電網大數據資源等工作,并開展國際交流和專業培訓等。
聯盟副理事長馮東表示,聯盟自成立以來,適時順應了能源革命趨勢,促進了國家能源戰略的貫徹實施,圍繞著能源消費結構和消費形勢的重大變化,加強產學研機構的密切合作,秉承推動產業基礎發展的初衷,認真履責,積極推動“互聯網+”在能源領域的運用。
與傳統電網相比,微能源網一個主要的特征是其可對分布式能源進行就地消化和平衡,同時還可與大電網進行能量交換。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