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和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可穿戴式微型聲學傳感器,主要用于監聽人體心跳和其他健康指標。
美國研發可穿戴式微型聲學傳感器用于監聽人體 此次研發的微型聲學傳感器的重量僅為0.01盎司(約為0.28克),整體包裹在表皮電子中。表皮電子能使傳感器更柔軟輕薄,貼合人體皮膚,近兩年被可穿戴醫用設備廣泛使用。傳感器貼于人體皮膚后通過“監聽”皮膚、組織和人體血液流動記錄人類在呼吸、移動和睡覺時內部器官產生的聲音和低頻震動,追蹤監測心臟和肺方面的疾病。 由于心臟方面的一些疾病很難在短時間內捕捉,以往都是通過24小時動態心電圖(Holter)來記錄,體積大,不方便長時間使用。而此次研發的傳感器除了能實時監測心電圖(ECG)數據外,還可以跟蹤監測人體植入性機械設備,比如心臟泵的運作情況。研究團隊已在美國一家私人心臟病專科診所開展測試,下一步研究方向將重點放在數據準確性、有效性和產品的安全性上,該詳細資料發表于最新出版的《科學進步》雜志中。 近年來可穿戴醫療設備呈現爆發式增長。美國CardioNet公司旗下的可穿戴醫療設備MCOT能夠記錄30天內患者的心電圖數據,并將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公司監控中心。CardioNet公司的后臺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診斷,并且生成報告發送給患者。 市場調研機構認為,全球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主要分為提供全天候運動記錄、診斷監測人體各項體征數據以及疾病治療等領域。現階段市場發展重心已從記錄運動卡路里轉向監測領域,未來有望邁入疾病治療領域。機構預計,今年全球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規模有望超132億美元。 國內可穿戴醫療設備的發展潛力也十分巨大,人口老齡化和醫療之間的供需缺口將推動可穿戴醫療設備需求不斷提升。隨著“健康中國”建設的全面推進以及健康大數據技術的逐步成熟,智能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將步入高速發展期。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