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11月17日,在山東省聊城市環保局召開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工作座談會,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政府對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按照市環保局、市氣象局建立的定期互訪和交流機制要求,市環保局、市氣象局將在重污染天氣期間聯合辦公,加強技術合作,完善信息共享機制,提高預警預報準確率。
圖片來自網絡
從座談會上了解到,為進一步完善預報預警體系,加大大氣污染防控技術支持力度,兩個部門下一步將加強數據共享,強化預報技術支撐。充分發揮環保和氣象部門各自領域專業優勢,加強空氣質量監測數據與氣象數據的關聯分析,進一步拓寬兩部門的數據共享范圍,為更精細化、更長時間的預報提供數據支持。同時,市環保局、市氣象局將加強技術合作,開展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研究。聯合科研攻關,研究確定全省區域內主要污染物傳輸通道和位置,分析區域污染物的跨界擴散與遷移規律、路徑和相互影響程度。在合適位置建設區域站、背景站,聯合開展監測,全面了解和掌握空氣質量的時空變化、局地影響和區域傳輸。
此外,加強聯合會商,提高預報預警準確率。完善區域和城市空氣質量預報方法,利用多種類、多渠道空氣質量預報模式,結合大氣環境實時監測、大氣污染源監測數據和大氣擴散條件分析資料,提高城市空氣質量級別和主要污染物濃度水平預報準確率。
2013年10月30日,山東省環保廳、省氣象局聯合制定了《山東省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工作方案》,明確了兩部門的職責分工,提出建立信息共享、技術合作、聯合會商、信息發布等合作機制,確定了重污染預警報送、啟動、調整、解除的工作程序和預警內容。從2013年11月10日起,市環保局、市氣象局兩部門正式啟動了城市空氣質量預報和重污染天氣預警工作。此后,市環保、氣象部門合作進入常態化,主要開展了城市空氣質量預報、重污染天氣預警、重大活動空氣質量保障三類工作。2016年,環保部和省政府對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今年9月,環保、氣象兩部門對2013年制定的監測預警工作方案進行了修訂,將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由3級調整為4級,濟南等5個傳輸通道城市實行京津冀統一的預警分級標準,這個標準啟動門檻更低。
截至目前,聊城市共發布預報信息1103期,發布市級紅色預警1次,發布各級預警39次,為提前防范和應對重污染天氣提供了有力支撐。市環保局局長金同元在當天的座談會上表示,今年聊城市新上了一批檢測設備,主城區今年全部實行空氣污染網格化監測,平均一公里設置一個檢測點,明年力爭在全市推開。
(原標題:聊城主城區今年全部實行空氣污染網格化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