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期現價聯袂上漲
作者: 2016年11月23日 來源:鋼易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國慶長假之后,國內鐵礦石價格走出了一波反彈行情。行業專家認為,這輪鐵礦石上漲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場對于中高品位鐵礦石需求的快速上升。近期,有媒體稱,“鐵礦石是一個受少數礦主和鋼鐵制造商控制的排外市場&
國慶長假之后,國內鐵礦石價格走出了一波反彈行情。行業專家認為,這輪鐵礦石上漲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場對于中高品位鐵礦石需求的快速上升。
近期,有媒體稱,“鐵礦石是一個受少數礦主和鋼鐵制造商控制的排外市場”,“中國鐵礦石價格上漲源于中國投機者再現投機欲望”。對此,有專家認為,鐵 礦石期貨價格近期一直處于貼水的狀態,價格并未脫離現貨實際;鐵礦石期貨市場參與的深度和廣度、期現聯動性都說明市場日益成熟,根本不存在被操控的可能 性。而隨著監管層加強監測監控,加大對異常交易行為的監管,市場過度投機勢頭已得到較好抑制,鐵礦石期貨將繼續發揮其良好的套保和價格發現功能。
據相關數據,截至11月16日,青島港 62.5%紐曼粉達667元/干噸,PB粉為661元/干噸,較10月10日(紐曼粉501元/干噸,PB粉494元/干噸)上漲了166元/噸和167 元/噸,而62%普氏指數從10月8日以來也是上升了約16.5美元;同期大商所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1701也上漲了168元/噸左右,但較現貨價格一直 呈現貼水狀態,573元/噸的價格(11月16日結算價)較現貨(PB粉)貼水88元/噸,期貨一直在緊追現貨“腳步”。
對于鐵礦石期現市場近期的上漲,市場普遍認為是源自市場對鐵礦石高品礦的需求增加。“目前鐵礦石的上漲是由于鋼廠焦炭成本高企而帶來的對于中高品位鐵 礦石的需求的快速上升,鋼廠使用高品位礦比較劃算。”華東地區某鋼企人士告訴記者,同時鐵礦石港口庫存在屢創歷史新高的情況下仍然存在中高品位鐵礦石結構 性短缺,從而推動鐵礦石價位上漲。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鋼廠希望通過提高鐵礦入爐品位來將產量最大化也是原因之一。國投安信期貨分析師告訴記者,因為鋼廠煉熱卷有利潤,所以通過提高入爐品位來提產。
另據建信期貨分析師介紹,煉鐵工序中可影響成本的因素較多,在不同的爐料環 境和技術狀況的情況下,企業會根據特定情況選擇不同的效益最大化的方法。比如在2016年上半年,中鋼協會員中37家煉鐵企業在焦炭和煤粉價差較低的情況 下主動進行了升焦比、降煤比的操作,適當增加了對于焦炭的采購。而隨著今年9月份開始焦炭價格的上漲,上半年355.01kg/t的焦比將給企業成本施加 巨大壓力。因此,即使降低焦比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提高冶煉強度、提高風溫及提高焦炭固定碳含量等等,但在當前廣泛應用的煉鐵技術下,提高入爐礦品位 可帶來成本效益的提升顯著超過其他方式。
鋼鐵行業內資深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市場當前把高品礦需求旺盛的原因,歸結為鋼廠要提高入爐品位來降低焦炭用量是一個誤區。“即使提高鐵礦石的入 爐品位,降低的也是焦比,總體的鋼產量是增加的,考慮到焦比降低的幅度不及鋼產量的增加,因此整體而言對于焦炭用量反而是增加的。”
在他看來,鋼企提高鐵礦入爐品位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為了降低焦炭用量而是為了提產。“目前板材的利潤依然優厚,因此鋼廠希望通過提高鐵礦入爐品位來將 產量最大化,這才是當前鋼廠采購高品礦訴求旺盛的主要原因。另外,今年物流成本的增加,導致內陸鋼廠也更傾向于遠途采購高品礦。”該專家說。
而對今年I1701合約研究發現,今年4月的鐵礦石期貨價格大漲是伴隨著成交量和持倉量的提升,這里有資金尋找新的投資標的原因,也是四月初鋼廠庫存低位、房地產基建等下游行業的短暫回暖等因素的綜合作用。
相比之下,該專家認為,10月中旬后I1701的上漲,在成交量和持倉量上與上半年相差較多,成交持倉比也處于2以下,市場流動性保持在比較合理水 平。而且鐵礦石投資者結構也較為完善,鐵礦石交易法人持倉占比在四成左右,與國際成熟市場相當,包括鋼廠、礦山、貿易商等產業鏈條上各類企業都對期貨市場 有所參與,具備較好的市場深度;其次,中高品位礦需求增加等基本面因素是鐵礦石價格上漲的主因。因此,在他看來,10月來鐵礦石行情上漲是有基本面作為支 撐的。
在整個黑色系產業鏈方面,由于短期內供應短缺,現貨價格持續上漲,帶領貼水的期貨價格上漲。據了解,在現貨短缺背景下,很多實體企業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功能,通過黑色系期貨市場買入保值來規避價格上漲風險,加之現貨基本面的改善,促使近期期現價格出現了上漲。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資產荒”背景下,一些投資機構增加了對商品的配置,一些期貨品種價格短期上漲過快,市場一度出現過熱現象。行業人士認 為,在監管層和各交易所的呵護和加強監管下,期貨市場過度投機的勢頭已得到遏制,各品種將繼續圍繞基本面運行,但市場同漲同跌的情況將有所改觀。(來源:期貨日報)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