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內蒙古鍋檢院)前身為自治區鍋爐受壓容器安全技術研究所,始建于1976年,是全國最早成立的10家檢驗機構之一。成立40年來,內蒙古鍋檢院管理體制機制幾經變革,1979年更名為內蒙古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1984年加掛內蒙古鍋爐壓力容器檢測中心牌子,1999年由勞動廳劃歸質監局管理,2002年自治區人事廳批復將呼和浩特市鍋檢所和內蒙古石化所鍋壓站上劃并入,2012年更名為內蒙古鍋檢院,是全額撥款的社會公益型科研事業單位,具有質檢總局核準授權的檢驗檢測資質38項,是省級承壓類檢驗資質最全的特檢機構之一。
內蒙古質監局局長張海順(中)到內蒙古鍋檢院調研指導工作
40載艱苦奮斗,40載長足發展,內蒙古鍋檢人始終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的“四特”精神,堅持“精心、精細、精準、精益求精”的服務理念,努力用精湛的技能,奉獻的精神譜寫全區特種設備檢驗的新篇章,為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社會助力發展,保駕護航。
內蒙古鍋檢院目前已發展成為業務涉及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相關產品、安全附件和材料等方面的檢驗檢測、質量監督、失效分析、科研開發、事故調查與分析、制造安裝許可審查、進出口特種設備檢驗、人員培訓、檢驗技術研究開發、節能技術咨詢、檢驗檢測技術交流和參與政策法規研究及標準制定等工作的綜合性檢驗機構。
以保障安全為宗旨
事業不斷發展壯大
40年來,內蒙古鍋檢院始終把滿足政府和社會需求作為發展方向,不斷拓展檢驗檢測業務領域,從上世紀80年代拓展的鐵路罐車、汽車罐車、球罐及蒸壓釜的定期檢驗工作,到90年代積極開展鍋爐水處理工作技術指導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全面參與全區鍋爐產品質量監檢和定檢工作。進入21世紀,內蒙古鍋檢院駛入發展快車道,特別是2011年新一屆領導班子適時提出“立足法定、技術為基、多元發展”新思路后,業務領域大幅拓展,2012年成為質檢總局授權的自治區唯一工業鍋爐定型產品能效測試資質單位;2013年取得自治區經信委授權能源審計和能源利用評價資質;2014年通過質檢總局長輸管道定期檢驗資質增項鑒定評審,并授權成為內蒙古地區唯一“非金屬(聚乙烯)管道焊接”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考試資質單位;2015年取得自治區安監局授權安全生產檢測檢驗乙級資質機構證書,成為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入冊備案的自治區唯一承壓類特種設備司法鑒定單位。
內蒙古鍋檢院領導班子
不斷提升能力水平
逐步擴大業務規模
40年來,內蒙古鍋檢院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檢驗業務由每年僅檢驗幾個項目發展到目前的上千個項目,工作人員從成立之初的15人,發展到目前的186人,其中,有自治區中青年專家1人、自治區質監局學科帶頭人兩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兩人、高級工程師24人,博士1人、碩士34人;有高級檢驗師兩人、檢驗師58人/證、檢驗員221人/證;各類無損檢測三級證18個、無損檢測二級證132個。檢驗技術從最初的“一把榔頭,一把手電”的原始手段發展到目前的聲發射、TOFD/相控陣、遠場渦流、罐底板3D漏磁檢測、超聲C掃描等先進無損檢測技術,在大型球罐、儲罐、長輸管道、儲氣井等承壓設備不停車在線檢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優勢,大型電站鍋爐、石化成套裝置、長輸管道檢驗檢測和大型電站鍋爐能效測試技術能力方面走在了全國同類檢驗機構前列。檢驗業務總量和收入也大幅增長,承檢設備由2011年的17283臺(套)增加至2015年的38011臺(套),增長2.2倍;檢驗收入由2011年2600萬元增加至2015年的6823萬元,增長2.6倍。
加強檢驗能力建設
夯實事業發展基礎
40年來,內蒙古鍋檢院高度重視基礎能力建設,由最初的僅有幾間辦公室,到逐步擁有了正規的辦公、實驗、檢驗場所;檢驗儀器裝備從最初的幾臺到目前的545臺(套),原值達5400萬元,儀器裝備建設達到了國內同行領先水平。為進一步夯實事業發展的基礎,2012年又立項建設了占地約9公頃的自治區承壓類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基地,目前基地建設順利推進,預計2017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新檢驗基地一期工程投資1.2億元以上,建筑面積10484.9m2。基地全面建成后,鍋檢院將成為自治區基礎條件最為完備、檢驗項目最為齊全、儀器裝備最為先進、檢驗技術能力最強的綜合性檢驗機構。
秉持科研立院理念
科技創新顯著提升
40年來,內蒙古鍋檢院始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認真貫徹落實“創新驅動、開放融合、提升能力、引領發展”的科技工作方針,健全完善了“一把手”掛帥的科技工作領導體制,以建立“學科團隊”“師帶徒”為抓手,不斷完善科研機制,先后完成質檢總局科技項目3項、自治區科技廳項目1項,地方標準制定項目兩項。正在承擔質檢總局項目3項,自治區人才基金項目1項,自治區質監局項目3項,地方標準制定項目7項。有兩項科研項目分別獲得自治區質監局首屆科技興檢一等獎和三等獎。還先后獲質檢總局“2015質量之光”卓越技術機構稱號、內蒙古質監系統2015-2016年度科技創新先進集體稱號,科技創新水平在全國同行業中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內蒙古鍋檢院特種設備安全檢驗基地鳥瞰圖
加強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
文化軟實力助推事業發展
40年來,內蒙古鍋檢院始終高度重視黨建工作和文化建設,特別是2011年以來,全院以建設“三型”黨支部為目標,通過一系列的黨建活動,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院黨支部兩次被區自治區直機關工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獲得“黨建帶團建”特色獎稱號和“青年文明號”稱號;多次被自治區質監局評為優秀基層黨組織,多人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黨務工作者。與此同時,以“善德篤行、自強不息、團結求實、與時俱進”文化精神為統領的鍋檢文化體系不斷完善,文化建設成效顯著。先后被評為全國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優秀服務窗口單位、自治區直屬機關文明單位,連續16年被評為內蒙古質監系統年度工作實績考核突出單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內蒙古鍋檢院領導班子審時度勢提出了“科技領先,裝備精良,能力全面,服務一流”的發展目標和實現“一個目標”,促進“兩個提高”,推進“三項工作”,夯實“四項基礎”的發展愿景。內蒙古鍋檢人將緊緊圍繞“服務發展、加強監管、改革和法治”3篇大文章,堅持“突出質量主題、筑牢安全防線、轉變工作方式、提升服務水平”工作總基調,以建設國內一流承壓類特種設備檢驗機構為目標,繼續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協調推進的發展方針,砥礪前行,譜寫內蒙古鍋檢院更加宏偉的事業發展新篇章。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