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家在人體內利用革命性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這在全世界尚屬首例。隨著中國科研技術的不斷提高,和靶向醫療的普及,我國基因領域將迎來巨大的發展前景。
中國用基因編輯技術治療肺癌
10月28日,成都華西醫院一名嚴重肺癌患者被注入基因改良型細胞。以四川大學的盧鈾為首的科研小組從該患者體內取出了免疫細胞,然后利用CRISPR-Cas9技術對免疫細胞進行編輯。
這也是該技術在全球首次被直接應用于人體,在基因研究領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這種旨在治療癌癥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分子切割,引導Cas9分子“敲”掉免疫細胞內可能滋生癌癥的致病基因。然后這些被編輯過的細胞會被重新放回患者體內,用以攻擊惡性腫瘤。
癌癥免疫學家卡爾·瓊恩博士表示:“我認為在生物醫學領域上將爆發一場新的美蘇太空競賽,不過這次的競爭雙方將是中國和美國。不過競爭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通常有助于提高最終產品的質量。”中國科學家率先實施此項技術的臨床測試,很可能會引發中美兩國在此項技術上的良性競爭。
全球年基因編輯市場達6.08億美元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開始掌握操控基因的技術,通過這些技術,對人的基因進行檢測,從而檢測出個人患某項疾病的風險,而進一步的,我們還可以對這些缺陷基因進行人為剔除或修改,從而有望精準地從“根本上”解決疾病問題。為此,人們普遍認為,基因診斷領域將成為下一個創業熱點,因為它滿足了人類長生的渴望。
目前,國際基因編輯技術市場的重量級成員包括:MillIPOreSigma、賽默飛、Dharmacon、GeneCopoeia、GenScript、HorizonDiscoveryGroup、OriGene、Transposagen和ToolGen等。據估計,2016年,基因編輯工具、試劑、服務、模型和其它相關供應市場規模將達6.08億美元。2014年,這一市場規模為2.34億美元。隨著新應用的發展以及相關項目的增加,這一市場在未來5年預計將持續快速增長。其中,基因編輯在開發疾病治療方案和農業中應用的增加是該市場增長的驅動力之一。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