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遭遇嚴重骨折時要使用鈦制或鋼制螺釘和小板來固定。這些異物在體內可能引發不適癥狀。而由弗勞恩霍夫生產技術和應用材料研究所(IFAM)與吉森-馬爾堡、波恩大學醫院以及不來梅大學合作研制出的一種新的生物陶瓷螺釘將使之成為歷史。這種新材料由磷酸鈣或羥基磷灰石組成,與人體骨骼成分基本一致,可代替迄今使用的金屬部件。它很容易與骨骼融合,而且不必再被移除。該項技術將于2016年11月14日-17日在杜塞爾多夫舉辦的國際醫療器械及設備展覽會(MEDICA)上進行展示。
該研發項目由德國聯邦教研部資助,經費100萬歐元。IFAM的研究人員表示,主要的研究任務是要將螺釘設計為符合陶瓷特性而且堅硬。與傳統的醫用鈦螺釘或聚合物螺釘不同,這種新材料的螺釘不是被擰進骨頭里,而是被小心地錘入。因此,研究人員專門開發出一種螺紋形狀,這樣就僅需幾個旋轉就可將螺釘錘入,不僅減少了對病人肌腱和骨骼的傷害,還將縮短對病人的麻醉時間。
與目前使用的螺釘相比,陶瓷螺釘還具備以下優點:1、不必取出。因為兩種主要成分與骨骼非常類似,可長入骨中。2、避免了聚合物降解引發的炎癥。3、加固骨骼。不會在骨內形成空腔,骨骼變得更牢固,不易折斷。4、強化骨骼結構。基于陶瓷材料的螺釘不會被溶解,而是與骨骼聯為一體,進一步強化了骨骼結構。
為了實現材料的最大強度,新研發的陶瓷螺釘采用加熱注射成型技術制成,因不受空氣的影響,使得組件密度達到最佳。尤其是對于規模生產,這種工藝簡便易行,并且可以靈活設計。羥基磷灰石粉末還可與3D打印機結合使用,為病人制作特定的植入物。
研究人員預測,這種新材質的螺釘將很快被用于臨床。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