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發改委日前召開的“鼓勵簽訂中長期合同,促進煤炭和相關行業持續發展”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許昆林指出,近期國家煤炭價格過快上漲,主要是階段性需求變化和投機炒作造成,有非理性的成分。當前,我國煤炭產能過剩的狀況并沒有改變,煤炭供應的基本面穩定,不支撐煤炭價格非理性上漲。
量價鎖定合同受肯定
事實上,就在此次發布會召開的前一天,中國神華集團、中煤能源集團和華電集團、國家電投集團簽訂了電煤中長期合同,鎖定資源數量,商定了基礎價格,并提出后續將參照市場變化進行相應調整。
許昆林指出,這4家企業簽訂中長期合同是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以來具有標志性的一件大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通過確定長期的合作關系,兩大行業可以實現收益共享,風險共擔,避免蹺蹺板現象。另一方面,簽訂中長期合同遵循了市場規律,考慮了雙方的利益訴求,可以有效化解因市場波動帶來的運營風險和矛盾,避免價格大起大落。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通過中長期合同的實施以及有關方面的推動支持,穩定煤炭供應,很好地把握去產能的規模和節奏。
安全高效先進產能優先
許昆林表示,這4家企業簽訂的中長期合同,跟以前定量不定價的合同不一樣。首先是有明確的定價機制。此次合同確定5500大卡動力煤的基礎價為每噸535元,并在這個基礎上參照市場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其次是有履約保障。合同增加了一些履約監管和違約責任的相關內容。再其次是國家有關方面會給予相應的支持。國家鼓勵供需雙方簽訂年度中長期合同,并將在安全高效先進產能的釋放中,優先支持簽訂中長期合同的企業。
發改委運行局副局長魯俊嶺認為,這4家企業簽訂的合同和以往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有明顯的不同點:
第一是體現了兩個充分,即充分體現市場經濟規律,充分尊重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煤炭價格應該充分體現市場經濟能上能下、市場怎么走就怎么執行的運行規律。
第二是理智。目前秦皇島港5500大卡煤炭的實際合同價為每噸585元,現貨交易價格更高一些,但是4家企業簽訂的合同基準價是535元,從中可以看出,雙方對市場走勢的判斷是理智的,沒有受到近期煤炭價格非理性上漲的干擾。
魯俊嶺同時表示,4家企業中長期合同的簽訂將引領煤炭、電力甚至鋼鐵、建材和化工企業,由現在的較多依賴現貨買賣轉向中長期的穩定合作方式。
應對漲價或出實招
近期我國煤炭價格上漲較快,使得社會上對去產能有些擔心,部分地區和企業的決心也有所動搖。對此,許昆林指出,近期煤炭價格的過快上漲,并不能說明去產能已經到位,主要是因為階段性需求變化造成,而且個別投機炒作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有非理性的成份。
從長遠看,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能源消費強度將有所回落,煤炭的市場需求很難有增長空間,因此煤炭去產能的決心不會動搖,力度也不能減弱。
目前,我國有充足的煤炭產能儲備,且運力保障能力強,港口存煤大幅度回升。此外,電廠和供熱存煤調度也達到了3年的平均水平。
許昆林強調,當前我國煤炭供應的基本面是穩定的。隨著供暖季的到來,煤炭需求還會進一步擴大,國家發改委將針對煤炭價格繼續不合理上漲采取實招。
具體而言,將加快釋放先進產能,有效增加煤炭生產的供應;增加鐵路的運力,搞好產需的銜接;多發多用清潔能源,抓住機遇調整能源結構;加強點對點的協調,突出重點保民生;依法依規從嚴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引導煤價回歸合理區間;鼓勵引導更多企業簽訂中長期合同,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關系;堅持運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去產能;制定惡劣天氣應急預案,保證特殊情況下的能源供應。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