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天化工品出現跌停后,今日期貨市場整體仍處于下跌走勢之中。不過,今天跌幅居前的板塊出現更替,黑色三劍客出現跌停:螺紋鋼、鐵礦石、熱卷板品種。
午后開盤黑色系暴跌,由于螺紋、鐵礦石直線跌停,也帶動商品全線大跌。截至收盤,螺紋、鐵礦石、熱卷跌停收盤,跌幅達跌6%,焦炭跌6%,玻璃跌停收盤。
面對午后走弱的品種,有市場投資者表示,近期商品走勢著實嚇人,昨天還曾逆市上揚的黑色系,今天午后開盤便下跌,螺紋、熱卷、鐵礦石品種相繼出現直線跌停。與此同時,在國內鐵礦石期貨暴跌的同時,新加坡鐵礦石期貨也重挫11%至67美元/噸。
面對前期不斷上漲的黑色價格,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反映,近期交易所頻繁出臺對“黑色系”的監管政策,但未能阻止焦煤、焦炭、鐵礦石強勢上漲。雖然其上漲有基本面的支撐,但也有投機資金在借機炒作。在他看來,如果黑色商品的暴漲走勢仍得不到抑制,監管層還可能出臺進一步的措施。
與此同時,面對近期鐵礦石和銅價格的大幅上漲,高盛也發布分析報告表示,對于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基建支出計劃,鐵礦石和銅價的第一反應過頭了。該行重申,鐵礦石和銅價未來將走軟。
即使特朗普提議10年花1萬億美元修建美國的基礎設施,高盛預估,這對建筑支出的提振作用可能為每年7%。近期鐵礦石和銅價格上漲,似乎反映的是逾7倍于特朗普支出計劃規模的需求增幅。同時,目前鋼價已經漲到了年內的高點位置,但市場需求即將進入淡季,需求能否支撐高鋼價仍是未知數。因此,高盛預計鐵礦石和銅價將走低。
“11月15日,黑色期貨全線大幅下挫,鐵礦石率先跌停,并牽動黑色系其它品種大幅回落。從基本面來看,鐵礦石供應面相對寬松,按照目前四大礦商之一FMG的C1成本來看僅13美元/噸,其所有成本加在一起也不到30美元/噸,而現在鐵礦石的市場價格已超過60美元/噸,盈利空間較大。”分析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分析師指出,目前格局,既可以抑制國產礦和非主流礦與之競爭,又可以獲得較大的盈利,因此從四大礦山供給和定價的角度來看,鐵礦石價格上升空間有限。但近期鐵礦石期貨連續拉出漲停,在黑色系其它商品不同程度的上漲后,資金進入鐵礦石這塊“價值洼地”,鐵礦石期貨的金融屬性得以體現。受期貨的帶動,鐵礦石現貨價格同步大漲,上周進口鐵礦石平均漲幅在百元左右。
面對前期不斷上漲的黑色價格,大連商品交易所昨日發布消息稱,大商所自11月11日夜盤交易時 段起,對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焦炭和焦煤品種上實施交易限額管理。規則實施第一天(截至11月14日收盤),大商所共對焦煤品種4名客戶、焦炭品種7 名客戶進行了限制開倉交易,并對8家會員單位進行了風險提示。
實際上,自11月份以來,上期所、大商所、鄭商所多次出臺措施,調節多個品種的交易手續費、保 證金標準或漲跌停幅度。11月8日,三大期貨交易所在午間休市和下午收盤時間,連續發出8道監管“令牌”;近日,上期所與大商所相繼宣布上調螺紋鋼等相關 品種手續費或交易保證金,且首次對個別品種實施交易限額制度。
中大期貨副總經理景川表示,總體看,這次商品回調是連續大幅上漲之后風險的集中釋放,不管什么原因,總會有這么一次。今年商品上漲有兩個邏輯:一是流動性充裕,但資金進不了實體,主要流入房地產、債市和商品,10月份商品市場保證金比去年增加60%-70%。本輪商品上漲資金推動非常明顯,大量資金進入商品市場,虛盤較多,造成市場不穩定,連續拉升后肯定要有風險釋放的過程。
11月11日期市夜盤“閃跌”氛圍縈繞周一市場,嚇出了部分資金。據文華財經監測顯示,14日共有123.2億元資金流出商品,其中化工板塊變成重災區,有34.2億元資金逃出。其他如螺紋、豆粕、滬銀、PTA、滬膠、鄭煤6大品種,資金流出量亦都超過10億元。
對此,分析師表示,11月14日的商品期貨日盤仍然延續上周五夜盤的“黑色行情”,整個商品主 力合約板塊可謂是“郁郁蔥蔥”,51個主力合約中,僅有14個合約上漲,而下跌的主力合約多達30個。11月15日,黑色系期貨的整體大跌,是近期快速上 漲后風險的釋放,是市場的理性回歸。(來源:華夏時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