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田苗在濟南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實現了30%的速度增長。未來三到五年,全球特種和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美元到800億美元。
10日-11日,由濟南市人民政府、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全國智能機器人創新聯盟共同主辦的2016中國國際智能制造大會暨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會在濟南舉行,吸引了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德國智能制造領域的科研機構,以及中德智能制造領域知名企業和權威專家等共近700人參加。
王田苗在會議上介紹,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銷量增速達到12%,全球新裝工業機器人規模在22萬臺到24萬臺。其中,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1/4,去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速達17%。
近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自2013年起,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工業機器人保持高速增長,產量同比增長30.8%。
王田苗說,目前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60%到70%的產品來自國外,中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占到約1/3。雖然中國工業機器人整體水平還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德國、日本和瑞典,但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以30%的速度增長,特別是一些優秀的機器人企業從小企業成長為大企業,從國內走向了世界。
王田苗認為,未來五年到十年,新材料、人工智能、多機器協調和人機共融將對智能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甚至引起規模化的成長。未來三到五年,全球特種和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美元到800億美元,僅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就有200億美元,發展前景廣闊。 (來源:全球五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