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氣動網訊】近日,全國大部分地區驟然變冷。隨著降溫天氣的來臨,電動汽車也開始準備“過冬”了。專家建議,良好的駕駛習慣是確保續航里程免受影響的關鍵。至于冬天開空調影響續航里程的說法,從車主們的駕駛經驗來看,部分車型的確存在此類問題。一些專家認為,電池損耗的問題不可避免,主要障礙還在于充電設施配備不足。
思考:充電樁三大問題
當前,相較于感受到冷意侵襲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市場依舊熱度不減。從近期河南、江西、福建、貴州等省市先后發布的政策來看,通過規劃“十三五”充電設施建設目標、明確財政補貼的規定,旨在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可見,充電樁大有在二三線城市普及的趨勢。
盡管充電樁深受追捧,但是,從整個行業發展來看,現階段還有一些實際問題值得思考。
地方政策需要細化
日前,河南省發布《河南省“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和《河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根據新規,到2020年,河南省將建成各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000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10萬個,滿足超過35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除規劃目標以外,河南省也祭出大招,規定對向電網企業直接報裝接電的經營性集中式充電,執行大工業用電價格政策,2020年前暫免收基本電費。
與河南的優惠政策不同,江西省明確提出充電設施可獲得省級財政補貼。同期,福建省漳州市頒布補助資金實施細則。根據細則,漳州市財政資金對新建的公共充電設施按充電樁設備投資額的20%給予補助;對新建的公交專用充電設施按充電樁設備投資額的40%給予補助。
安全問題還需重視
對于已有的充電樁而言,充電互聯互通是電動汽車車主所希冀的理想狀態,也是整個充電行業發展的方向。
現如今,為解決多卡充電的問題,許多商家推出手機客戶端。通過充電APP完成找樁、掃碼充電、支付等一系列充電需求。正是由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興起,讓今年成為充電APP集中爆發的一年。
從摸底11款充電APP的情況來看,不同充電樁APP的操作方式、充電模式、支付方式、界面顯示內容、預約充電等功能各異,用戶體驗不同。尤其是每家充電APP只支持一個運營商,無法兼容,這與使用充電卡的情況類似,電動車主需安裝多款充電APP進行充電。
當前充電樁質量良莠不齊、技術門檻低、充電安全容易被忽視,這些問題都為用戶的使用帶來不便。專家建議,推動充電標準貫徹,建立多方參與、多模式融合的質量保障機制;強化行業安全監管,形成新能源汽車及基礎設施協同發展體系;加強技術研發和平臺建設,提高技術支撐保障和市場服務能力。
商業模式有待探討
盡管現實問題等待解決,但是充電樁行業仍以高速前行。一些企業管理者在提到行業發展時不禁感嘆變化太快,對明年的市場格局難以預估。
對于充電樁行業而言,目前尚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可以借鑒。國內企業摸著石頭過河,很有可能為自己的嘗試埋單。
當前,我國充電設施的商業模式呈多樣化,眾籌、分享等模式正在逐步成形。此外,充電服務低調向智能管理平臺、分時租賃等領域延伸。
相較于已經打下基礎的企業,新進入者似乎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它們每推出一個商業模式時都會算一筆經濟賬,基本上承諾三到五年回收成本,甚至更短。雖然形式新穎,可是卻繞不開成本控制的話題。無論是以量產攤薄成本,還是以充電樁延伸而出的充電服務擴展利潤渠道,這些充電樁企業或充電運營商都面臨大量的前期投入。
一位設備生產商表示,為了保證公司資金正常運轉,公司與運營商往往采取每筆銷售都要單獨結算的方式。
當然,這家企業還有其他傳統產品作為支撐,充電設備只是一個業務版塊。對于那些把充電設備作為主要經營方向的企業而言,壓款是常見的事兒。
從供不應求的角度來看,這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好事。然而,源源不斷地成本投入需要新進入者扛住資金風險。如何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在日益加劇的競爭中探索出成熟的商業模式,這是值得業內企業和專家長期思考的問題。
(責任編輯:麗娟 QQ:2355962925)
推薦閱讀:2017年展會信息 2016義烏裝博會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