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藍藻水華治理露曙光 我國已研制一系列儀器設備

作者: 2016年11月14日 來源:化工儀器在線 瀏覽量:
字號:T | T
今年8月,湖北省武漢市楚河暴發藍藻水華,2公里的河道像涂上了一層綠油漆。作為連通沙湖和東湖的景觀工程,楚河水華事件再次給城市水環境保護敲響警鐘。  據介紹,今年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全球范圍內的藍藻水華

 今年8月,湖北省武漢市楚河暴發藍藻水華,2公里的河道像涂上了一層綠油漆。作為連通沙湖和東湖的景觀工程,楚河水華事件再次給城市水環境保護敲響警鐘。

 據介紹,今年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全球范圍內的藍藻水華問題似乎比往年更突出。

 理性看待藍藻水華

 2007年5月,江蘇太湖暴發了嚴重藍藻水華,造成無錫等地自來水污染,居民生活用水和飲用水嚴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裝水被搶購一空。

 事實上,類似的事件不只發生在中國。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漢斯·波爾在接受采訪時說,2014年在美國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污染事件,導致當地150萬人的飲用水受到影響。

 藍藻水華是淡水中部分藍藻種類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過度生長,在水面聚集形成浮渣的現象。因形成水華的種類產生藍藻毒素,如最為常見的微囊藻毒素是一種肝毒素,被認為是肝腫瘤的潛在促進劑。

 “公眾對藍藻水華問題要重視,不要過分恐慌。”在10月23日舉行的第十屆國際產毒藍藻大會上,大會執行主席、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宋立榮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而言,我國藍藻水華研究和治理工作成效明顯,應該理性看待藍藻水華問題,不必“談虎色變”。

 此次國際產毒藍藻大會首次在亞洲召開,為什么選擇在中國開會?宋立榮認為,一方面是我國水環境污染引起的藍藻水華問題嚴重,另一方面是我國在水華藍藻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治理經驗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

 生態修復任重道遠

   近20年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等單位在滇池、太湖和巢湖等國內主要淺水湖泊展開了相關研究和治理示范,成效明顯。

   比如從大時空尺度上,解析了我國典型大中型湖泊藍藻水華的暴發歷程、強度和趨勢;在水華藍藻生物學方面,發現了微囊藻優勢種適應環境的生理和分子機理;在毒理學方面,系統闡明了產毒藍藻的毒物和毒性毒理以及相關分子機理等。

   此外,我國科研人員還制定了藍藻毒素的國家標準,研制了一系列用于分析、監測預警和綜合治理的儀器設備與技術。

   今年已經72歲的劉永定,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最早從事水華問題研究的專家之一。會上他介紹了他和團隊長期扎根滇池從事水環境治理的成績和經驗。劉永定認為,從數據分析來看,滇池藻華的強度逐年變小,水華暴發連續發生的時間逐年變短,發生的面積也在縮小,這說明滇池的水環境正在逐漸改善。

 加強水源地的保護

  得益于中科院水生所的科技創新,江蘇省無錫市德林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功研發出藻水分離集成技術及成套設備,解決了富營養湖泊藍藻治理的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外的空白。

 “我們通過機械打撈,把湖泊的藍藻清除掉,并且變廢為寶,分別做成有機肥、用于沼氣發電和生產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公司董事長胡明明介紹說,目前,他們已經在滇池、太湖、巢湖和三峽庫區建設了14座藻水分離站,并成功將處理后的太湖藍藻出口到了美國,用于制造生物塑料。

 在本次大會上,科學家們一致認為,研究和治理藍藻水華必須有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協作,它涉及到生態學、氣候分析、水文處理、遙感監測和數學模型等多個領域。

 “藍藻水華不僅僅只是一個科學問題,它還是一個社會問題。”宋立榮表示,全球氣候變暖、水文水動力的變化以及土地利用格局的改變,將是影響中國水體富營養化和藍藻水華暴發情勢的主要因素。

 英國斯特靈大學微生物學名譽教授蔻德·杰奧弗里也認為,“每個國家都會面臨藍藻水華問題。城市化導致更多的廢水排入水體,農業中肥料的使用也使水體富營養化加重。應控制過多的營養物流入河流湖泊。”

 對此,宋立榮建議采取“標本兼治、因湖施策”的策略。生態系統的維護和修復需要對水體結構和功能進行認識,重點要做好水源地的保護,同時要重視我國北方以及西部干旱缺水等地方的水環境問題。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