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孫清華使用的排爆儀器是他自己帶頭研發的。據悉,他和同事共同發明的以“YC”開頭命名的系列排爆處置器材,被省公安廳和省軍區肯定推廣,并入選全省公安機關首屆基層技術革新成果展。
電影里緊張的排爆場景,在29歲的鹽城特警孫清華看來,根本是家常便飯,因為他參與處置涉爆警情有20多起,收繳危險物品120多件,排除安全隱患70多處。
據了解,孫清華使用的排爆儀器是他自己帶頭研發的。據悉,他和同事共同發明的以“YC”開頭命名的系列排爆處置器材,被省公安廳和省軍區肯定推廣,并入選全省公安機關首屆基層技術革新成果展。
穿近百斤重防爆服工作
2014年的一個冬天,因為女友要跟他分手,鹽城男子董某帶著斧頭、菜刀、自制爆炸物等物品,企圖與女友家人同歸于盡,幸好被民警及時制止、抓獲。為了取證,需要拆解爆炸物,接到任務的鹽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的孫清華立即趕往現場。
憑著多年的經驗,孫清華判斷這是一枚火力起爆的爆炸裝置。按照常規,收繳后集中銷毀難度風險不大。“但這次需要完全拆解取證,難度系數驟然上升,在拆解過程中有一丁點摩擦都可能引發爆炸。”拆解現場,孫清華身穿近百斤的排爆服,緊張有序地拆解爆炸物。
“這個爆炸裝置外包裝比較嚴,膠帶纏得非常緊,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危險物。”而最大的問題是,防爆服重達47公斤,行動很不便,“動作幅度要小,必須很仔細。”孫清華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30分鐘后,爆炸物被成功拆除。“里面有大量的黑火藥、鋁塊和鏍絲釘,經測算,殺傷力在5米以上。”
“他之前在爆炸物外側25米處設置了干擾器檢測儀。”孫清華的師傅周金仁,鹽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綜合科副科長,也是有名的排爆專家,“干擾器檢測儀可避免近距離接觸爆炸裝置,確保干擾器成功對爆炸物實施無線信號屏蔽,非常實用。”
帶頭研發排爆器材
“這個干擾器檢測儀就是他帶頭研發的。”提起徒弟,周金仁非常自豪。“他不僅是排爆專家,還是發明能手。”
有關方面了解到,在全省公安機關排爆比武備戰期間,孫清華針對排爆裝備存在的不足,參與研發了“YC”系列13種排爆處置器材,被省廳和省軍區肯定推廣,并入選全省公安機關首屆基層技術革新成果展。比武中,在全體參戰人員的努力下,鹽城巡特警取得該市公安史上該項的最好成績。
排爆工作是“刀尖上的舞蹈”。據孫清華回憶,支隊成立后不久,鹽城市區某工地施工中發現一枚疑似炮彈,他到現場確定為一枚廢舊迫擊炮彈,隨時有爆炸可能。“由于情況緊急,現場條件有限,為保護周邊群眾安全,他獨自進入基坑,徒手將炮彈轉移至安全區域。”周金仁說,他們隨時有“把死亡留給自己,把生命留給群眾”的準備。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