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掃描”污染時空分布狀況、粒徑譜儀測算空氣細顆粒物的粒徑和濃度、大氣穩定度監測儀監測大氣是否穩定……大氣狀況的各項指數就通過這些高精尖的儀器呈現了出來,成為大氣監測的重要組成。
激光雷達“掃描”污染時空分布狀況、粒徑譜儀測算空氣細顆粒物的粒徑和濃度、大氣穩定度監測儀監測大氣是否穩定……大氣狀況的各項指數就通過這些高精尖的儀器呈現了出來,成為大氣監測的重要組成。11月9日,為進一步提高環保工作透明度、增強公眾環保意識,成都市環保局開展了今年4季度環保開放日活動。
高精尖儀器為空氣做“體檢”
“成都市目前有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42個,其中國控點8個,省控點18個(含3個農村點),市控點15個,國家溫室氣體監測站1個。降塵監測點位54個,硫酸鹽化速率點位15個。中心城區有梁家巷、十里店、沙河鋪、三瓦窯、君平街、大石西路、靈巖寺、金泉兩河8個監測點位。”超級站工作人員賈鳳菊一邊介紹一邊帶大家走進有著精密“大腦”的實驗室。激光雷達、粒徑譜儀、大氣穩定度監測儀、濁度儀等平時難得一見的儀器一一亮相。“通過激光雷達的數據分析圖,我們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空氣污染的時空分布狀況,在這個監測點周圍具體哪個地方、哪個時間段的污染狀況是怎樣的,以此判斷該區域的空氣質量。”
賈鳳菊說,之前,他們每天都需要在早上、中午兩個時間點,向監測中心匯報空氣質量狀況。而近段時間,這個頻率增加到一天三次,這些數據就是我們是否采取重污染天氣應急、采取哪個級別應急的重要判斷依據。下一步,超級站還將引進更新、測量更精準的儀器,同時還將在三圈層區域建立4-6個邊界站,引進激光雷達等儀器,加強郊區(市)縣的空氣質量監測。
市民為大氣監測工作點贊
空氣質量監測是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環,開放日活動還走進市環境監測中心,讓大家在應急指揮中心現場在線體驗監測工作。
“周邊空氣狀況”“機動車尾氣檢測狀況”“最近24小時空氣質量指數”……所有需要了解的數據,只要輕輕一點就能立即獲得。在市環境信息保護中心工作人員的演示下,應急指揮中心大屏幕上,分板塊顯示出大氣狀況、水環境狀況等各方面數據,成都市環境質量總體狀況在此一覽無遺?,F場市民代表紛紛表示,有了這樣周全的監測工作做保障,相信成都市的環境質量也會不斷提高。“前幾次的開放日活動我也參加了。今天來參觀超級站、應急指揮中心,確實讓我眼前一亮。我才曉得原來我們的設施設備是非常先進、高級的。”市民代表劉秉恒說,在他看來,空氣監測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幫助研判大氣污染形式,為下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打下基礎。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