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突破POPs監測難題 我國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取得成效

作者: 2016年11月10日 來源:化工儀器在線 瀏覽量:
字號:T | T
近10年來,我國在POPs監測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開展了一系列POPs監測技術研發的科研項目,突破了痕量POPs監測的技術難題,頒布了一批與國際接軌的POPs監測技術標準。 近10年來,我國在POPs

   近10年來,我國在POPs監測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開展了一系列POPs監測技術研發的科研項目,突破了痕量POPs監測的技術難題,頒布了一批與國際接軌的POPs監測技術標準。
  近10年來,我國在POPs監測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開展了一系列POPs監測技術研發的科研項目,突破了痕量POPs監測的技術難題,頒布了一批與國際接軌的POPs監測技術標準;在能力建設方面,隨著一批二噁英實驗室的建成和痕量POPs監測新儀器、新設備在全國各地的投入使用,我國在POPs監測技術裝備方面已躍居世界領先行列。然而還需要指出,目前我國有關POPs的環境監測還局限在某些重點排放源的監測,而環境質量POPs的監測除零散的科研項目外還很少開展,我國環境和人體中POPs的存在水平和變化趨勢尚不明朗。隨著斯德哥爾摩公約新增列POPs的增多,對我國POPs監測技術方法研發和環境質量監測有提出新的要求,POPs監測不僅具有緊迫性也面臨諸多挑戰。

 《斯德哥爾摩公約》第16條第1款規定,締約方大會應自《公約》生效之日起4年之內、并嗣后按照締約方大會所決定的時間間隔定期對其成效進行評估。第16條第2款規定,締約方大會應在其第一屆會議上著手做出旨在使它得以獲得關于附件A、B和C所列化學品的存在情況、以及在區域和全球環境中的遷移情況的可比監測數據的安排。斯德哥爾摩公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COP-3)通過了全球監測計劃,將空氣和母乳/血液作為POPs監測的核心介質,監測兩種核心介質中首批列入斯德哥爾摩公約12種POPs;COP-3還做出決議:各締約國應于2008年完成POPs基線水平的監測。
 為履行公約義務,落實《中國履行〈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國家實施計劃》,在環境保護部的組織協調下,我國認真執行了COP-3有關首次履約成效評估POPs監測的決議,2007~2008年按照“全球POPs監測導則”開展了我國大氣背景點和母乳中首次成效評估POPs殘留水平的監測。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合作制訂了我國首次履約成效評估大氣背景點POPs監測方案,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重慶市環境監測中心等參加了全國11個大氣背景點的PM10POPs監測采樣工作,監測了大氣中11種POPs:艾氏劑、氯丹、狄氏劑、異狄氏劑、七氯、六氯苯、滅蟻靈、多氯聯苯、滴滴涕、多氯二苯并對二噁英、多氯二苯并呋喃的濃度水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開展了19個省、市、自治區典型人群母乳的采樣和上述11中POPs的殘留水平的監測。從監測結果看來,我國背景空氣POPs濃度很低,與國外背景值沒有顯著差異。某些省份母乳中DDT(含降解產物)和HCB比國外人群略高,但尚不構成健康風險。以上述監測數據為基礎,2008年完成了《首次履約成效評估POPs監測國家報告》,該報告如期提交給了斯德哥爾摩公約秘書處。
 斯德哥爾摩公約第四次締約國大會(COP-4)做出決議,今后每6年開展一次履約成效評估。即2009年完成首次成效評估之后,2015年完成第二次履約成效評估。斯德哥爾摩公約第六次締約國大會(COP-6)通過了全球POPs監測計劃和《全球POPs監測導則(修訂版)》,監測POPs的種類擴展到23種,核心介質也有所擴展,水體中的全氟辛烷磺酸類物質(PFOS)的監測也列入全球POPs監測計劃。
 2008~2014年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組織開展了我國第二次成效評估POPs監測。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牽頭在上述11個大氣背景監測點開展了15種POPs(除上述11種POPs外,新增監測POPs包括:毒殺芬、林丹、α-六六六和β-六六六)的監測,2012年之后中國大陸地區POPs監測點和監測介質都有所擴大,2012年起監測3個城市點和3個農村點空氣中15種POPs的濃度水平,2013年起監測兩個近岸海域和兩個湖泊水體中全氟辛烷磺酸及其鹽類的濃度水平。監測結果顯示,我國背景點空氣中POPs濃度呈現低濃度水平波動態勢,沒有發現顯著增高或降低的趨勢。
 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署在香港兩個采樣點進行了長期定期POPs監測,監測結果顯示,香港空氣中POPs含量水平低。澳門特區環境保護局開展了澳門大氣及水體中POPs監測,監測結果顯示,在大氣中滴滴涕、六六六、氯丹、硫丹為主要污染物。
 繼2007~2008年我國12個省市母乳中POPs調查之后,2010~2011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我國大陸14個省、市、自治區母乳中多氯聯苯與二噁英開展了監測,結果顯示不同地區母乳中多氯聯苯和二噁英含量相差較大,2011年大陸地區母乳中POPs含量水平略高于2007年檢測結果。香港地區母乳監測結果顯示,香港地區目前母乳中POPs含量與2002年相比呈顯著下降趨勢。2014年8月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牽頭完成了《第二次履約成效評估POPs監測國家報告》,該報告如期提交給了斯德哥爾摩公約秘書處。
 在環境保護部的有力領導下,國內多方面的監測部門與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很好地完成了2007~2014年兩次履約成效評估POPs監測,獲得了能初步描繪我國POPs環境污染現狀與人體負荷現狀的監測數據,為評估未來POPs變化趨勢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還應看到,這兩次POPs監測的組織實施還是由國內少數具有國際水平的POPs分析實驗室為技術支撐,國內多數實驗室還不能開展超痕量POPs監測。
 按照履約成效評估的要求,POPs監測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只有長期系統監測我國環境中POPs的污染水平,才能科學評估我國削減POPs的履約成效,認識POPs的區域遷移與轉化機制,了解POPs對人體健康的風險,需要建立長效運行機制,需要在經費、技術、人員培訓等方面有系統的規劃。此外,我國幅員遼闊,少數幾個先進水平的實驗室無法承擔全國范圍內環境和人體中POPs殘留的系統監測,需要加強以省級環境監測中心與疾控中心為核心的POPs監測的能力建設,通過人員培訓和統一規范的質量控制、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在較短的時間內,在我國建成若干符合UNEPTier2標準的POPs監測實驗室。
 履約成效評估POPs監測實踐為我國POPs監測能力建設和開展全國范圍更廣泛的POPs系統監測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隨著我國POPs監測的持續開展,更豐富的POPs監測數據將為科學評估我國環境質量改善與制訂有的放矢的POPs污染控制對策提供保障。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