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完善體系 產業技術創新“十三五”規劃發布

作者: 2016年11月09日 來源:中華機械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引導和加強重點產業的技術創新工作,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編制并發布了《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規劃(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引導和加強重點產業的技術創新工作,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編制并發布了《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贩謩e從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工業企業運用知識產權能力、標準創新能力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時期的具體目標,以及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6個方面重點任務。圍繞上述政策要點,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范書建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專訪時做了權威解讀。
  加快打造創新生態環境
  中國工業報:當前,我國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有哪些變化?應該如何應對?
  范書建:從國際形勢看,隨著技術創新浪潮不斷深入,各國政府不約而同地加大了對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的投入與扶持,并逐步由聚焦單一技術的創新轉向創新生態環境的營造。面對新一輪科技創新對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提出的新挑戰,我國必須加快打造創新生態環境,發展創新能力,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才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從國內發展看,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傳統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面對資源環境約束加大、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受限等嚴峻問題,必須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只有依靠技術創新能力培育發展新動力、打造發展新引擎、開辟發展新空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用先進產能替代落后產能,才能實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標。
  同時,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及相關創新戰略的出臺,也為我國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主導形成百余國際標準
  中國工業報:《規劃》提出的“十三五”時期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的目標以及重點任務是什么?
  范書建:《規劃》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兼顧預期性和可考核性,分別從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工業企業運用知識產權能力、標準創新能力等四個方面,提出到“十三五”末要達到的具體目標:
  產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重點建成15家左右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及一批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及認定100家左右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建設60家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
  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顯著加強,認定300家以上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超過1.17%,行業領軍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超過3%。
  工業企業運用知識產權能力顯著增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億元主營業務收入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0.61件。
  標準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圍繞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制修訂標準10000項以上,主導形成國際標準120項以上,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90%以上,國際標準話語權大幅提升。
  在重點任務方面,針對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對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提出的重大需求,《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時期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的6個方面重點任務,包括完善產業創新體系、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加大共性關鍵技術開發力度、提升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完善綜合標準化體系、培育區域創新能力。
  在完善產業創新體系方面,將按照《中國制造2025》部署,推進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培育和認定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鼓勵各行業協會大力培育行業創新平臺;以及建設具有較強技術推廣服務能力的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在培育區域創新能力方面,將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構建跨區域協同創新網絡;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打造區域型創新平臺;引導“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創新資源聚集區,建設一批促進產業協同創新的技術推廣應用平臺和服務支撐中心。
  支持企業自主決策先行投入
  中國工業報:在完善政策環境方面,如何保障《規劃》目標任務的順利實現?
  范書建:為確保各項目標和重點任務的順利實施,《規劃》提出了幾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充分發揮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科技界等在推動產業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科學有效地推進產業技術創新工作。
  營造良好政策環境,落實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等稅收政策,鼓勵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各類優惠政策,做好政策預研工作,加快研究制訂促進技術創新的新政策。
  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深化產融結合,鼓勵地方財政、金融資本、風險投資及民間資本投入產業技術創新;支持企業自主決策、先行投入,開展重大產業關鍵技術、共性技術、裝備和標準的研發攻關。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調動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積極性,形成產學研用聯合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健全人才流動機制,促進人才有序自由流動;積極引進人才,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
  注重國際技術合作,鼓勵企業采取多種方式,擴大我國產業技術創新在全球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吸引有實力的跨國公司在國內建設研發中心、生產中心和運營中心,帶動國內創新能力提升。(來源:互聯網)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