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島2016年10月27日宣布,運用基于光纖的應變測量技術,開發出了測量預應力混凝土(PC)中PC鋼筋張力的技術。使用該技術對日本國道115號公路上的月館高架橋(福島縣伊達市)上部工程的內部及外部鋼筋進行了測量,結果顯示,該方法能夠在現場高精度測量預應力鋼筋拉伸作業時的張力,以及固定后及施工結束后的導入張力(壓縮混凝土的力)分布。
要想確保PC構件的品質和耐久性,重要的是要在施工時使所規定的張力準確導入PC鋼筋,同時在供用中還要保持必要的導入張力。以前在測量張力時只在施工時根據油壓泵的壓力值和PC鋼筋的拉伸度來間接實施評測,而且一直未能確立在固定后對PC鋼筋全長實施測量的手段。
此次著眼于擁有20年以上經驗的光纖應變計測技術,通過將光纖與PC鋼筋一體化,開發出了可在任意位置對PC鋼筋的張力直接實施測量的技術。只要事先將光纖延伸至人無法出入的場所,在供用后也可隨時測量導入張力,還可為提高PC構件在維護管理上的水平及效率做出貢獻。
射入光纖內的光在傳播的同時向所有方向散射。該散射光的波長會隨著光纖產生的應變而發生變化,因此只要分析散射光,便可掌握光纖在何處發生了多大程度的應變,確定其位置和大小。此次開發了向PC鋼筋直接嵌入光纖的“裸線型”,以及在內部填充型環氧樹脂覆層PC鋼筋的覆層中埋設光纖的“ECF(Epoxy Coated and Filled)型”兩種。
在月館高架橋上部工程中,此次在P1橋墩的內部鋼筋(延長約13m)及P1-P2間的中央連接下床板鋼筋(延長約36m)中使用了裸線型鋼筋,在P2-P4間的外部鋼筋(延長約183m)中使用了ECF型鋼筋。鹿島確認兩種鋼筋均可在PC鋼筋全長高精度測量張力分布。另外還確認,P1橋墩的內部鋼筋在將光纖從固定部延長至箱梁后實施再測量時,能夠在PC鋼纜全長測量導入張力的分布,還可用于維護管理。
此次的技術由鹿島與住友電工Steel Wire 、HIEN電工共同開發。今后還將瞄準用于防止斜面及斜坡崩塌的地錨用途,繼續推進開發。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