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在東莞舉行的2016年中國浮空器大會上,與會專家指出,氣球與飛艇等浮空器將在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在農業領域、城市監控、火災監控、應急救援、物聯網應用等方面有巨大的市場前景。
浮空器一般指比重輕于空氣、依靠或主要依靠大氣浮力升空的飛行器,主要分為氣球和飛艇兩大類。除了軍用之外,大型民用浮空器可用于交通運輸、娛樂、賑災、影視拍攝、科學實驗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甘曉華說,浮空器節省動力、留駐時間長,有著飛機等飛行器所不能比擬的好處,環保、綠色的社會尤其需要浮空器。人類正在更大更廣地利用空間,在飛機上不去、衛星下不來的臨近空間(海拔20公里-100公里之間的空天過渡區域),浮空器是非常合適的飛行器。
航天應用技術和浮空器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顧逸東表示,浮空器將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在現代材料、能源、信息等技術發展的基礎上,浮空器將會出現新的發展。
光啟集團總裁劉若鵬認為,未來人們對空間的利用將會極大地增加,各種新型的飛行平臺、浮空平臺會在城市級、個人級、消費級、工業級、行業級進行多方面應用,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以更加商用化、個人化的方式推動對空間的利用。
東莞前沿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方東認為,浮空器作為一種通用的空中平臺,可以在智慧城市、科學研究、貨物運輸、休閑娛樂等民用領域發揮作用。
作為不同形式的浮空器,專家指出,平流層飛艇作為一種活動在20公里高度以上、能持久定點駐空的飛行器,從技術維度為人類利用臨近空間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系留氣球則是使用系纜與地面錨泊設備連接、依靠球體內氦氣產生的浮力懸停在空中,并可控制在大氣中漂浮高度的氣球。通過搭載不同任務載荷實現各種監測功能,系留氣球成為國內近年來發展較快的浮空器產品。
顧逸東建議,我國應重視發展高空科學氣球。他說,在國際上,科學氣球活動相當頻繁。高空氣球是衛星等空間飛行器的重要補充,對發展我國空間科學和技術,提升整個航天領域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有顯著貢獻。
顧逸東認為,在現代材料、能源、信息等技術發展的基礎上,浮空器將出現新的發展,也面臨無人機等飛行器快速發展的競爭,需要遵循規律、創新理念。
與會專家指出,就民用浮空器而言,作為通用的航空產品不僅能夠為用戶帶來全新的解決方案,而且能夠創造商業價值。在農業領域、城市監控、火災監控、應急救援、物聯網應用等方面,有巨大的市場前景。目前,我國民用浮空器發展已經開始了一些產業化嘗試。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