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是黨中央從戰略高度審視國際發展潮流,統籌國內國際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東盟地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區域,擁有豐富的生態系統和生物資源,屬于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但是目前由于氣候變化、森林面積銳減、非法砍伐、非法野生動物狩獵、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生物物種銳減、生境破壞、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喪失等在東南亞地區已經非常嚴峻。
當生態環境問題頻出,守住生態環保底線,建設“綠色絲路”,保障區域可持續發展都成為“一帶一路”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在生態文明理念與環境保護得到高度重視的今天,國家明確提出要建設綠色絲綢之路,把生態環保列為推進務實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
對此,中國—東盟(上海合作組織)環保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國梅認為,這將為中國進一步推動參與南南環境合作打下基礎,搭建良好的平臺,中國的生態文明與環境保護經驗可以與這些國家分享。如果忽視環保要求,建設進度與合作成果很可能因生態環境問題而受到嚴重干擾,甚至造成損失。
近年來,中國—東盟(上海合作組織)環保合作中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生態環?;厩闆r進行研究,編制并發布了《“一帶一路”生態環境藍皮書——沿線重點國家生態環境狀況報告(2015)》,對沿線26個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概況、環境管理制度、水環境、大氣環境等相關環境保護問題、國際環保合作等方面情況進行了分析整理,就生態環保支撐和保障、區域和雙邊環保合作機制等進行初步研究并提出了建議。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