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國內“雙焦”(焦炭、焦煤)市場結束長達3年的單邊下跌行情,步入上行通道;第三季度,“雙焦”市場出現加速上漲行情。焦炭價格從今 年3月份開始上漲,截至目前累計漲幅達到140%;唐山主焦煤價格從今年6月份開始上漲,截至目前累計漲幅已達75%。“雙焦”供需錯配,鋼企持續承壓。 在這樣的情況下,“雙焦”漲勢能否延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焦炭供需錯配 供需難以平衡
1月~8月份,我國焦炭累計產量達29238萬噸,同比下降3.01%;1月~8月份,我國生鐵累計產量達46916.2萬噸,同比微降 0.8%;1月~8月份,我國焦炭出口量為689萬噸,同比增長17.69%。據對焦企開工率的調研數據,華北地區獨立焦化企業開工率從3月份起明顯上 升,5月份后開工率已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從焦炭庫存來看,華北地區獨立焦化企業焦炭庫存明顯低于去年同期水平,4月~5月份,焦炭廠內平均庫存接近零庫 存。焦企開工率和庫存變化情況,如圖1和圖2所示。
今年受鋼市利好影響,高爐開工率穩步提升,焦炭下游需求明顯好于2014年和2015年,而焦炭供給卻嚴重不足。近年來,焦炭產量、供需情況如圖3所示。
焦化行業去產能顯效 產業集中度提高
近年來,國內優質主焦煤價格曾一度高于焦炭價格。2011年~2013年,獨立焦化廠普遍陷入生產經營困境,尤其是沒有化產品深加工的企業,成 本倒掛,嚴重虧損。2014年后,鋼鐵產能過剩問題凸顯,螺紋鋼價格從4000元/噸高點一路下跌至2015年最低時的1700元/噸,單邊累計跌幅達 50%以上;焦炭價格更是下跌將近60%。面對下游鋼廠因去產能和效益不佳對焦煤實施壓價,以及焦企自身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焦化企業喪失了話語權,山 西、河北焦化廠虧損長期處在在200元/噸以上的水平。2015年,大量100萬噸以下焦化企業產能退出,其中,包括唐山佳華,云南云維等長期虧損的老牌 焦化廠,焦化產業集中度由此進一步得到提升。唐山地區焦化廠盈利情況走勢如圖4。
供給收緊 焦煤大幅上漲
2014年,我國對進口焦煤開始征收關稅,進口焦煤成本增加,進口焦煤在中國失去競爭優勢,貿易量從2013年的7538萬噸下降至2015年 的4783萬噸。同時,2015年~2016年初,國內煤、焦、鋼市場環境急劇惡化,焦煤需求量不斷下降,加上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等,導致國際焦煤價格大幅 下跌,倒逼國際焦煤礦山資源整合、減產,硬質主焦煤資源供應量隨之明顯縮減。
國內除寶鋼、鞍鋼等幾家鋼企直購外,市場流通的進口主焦煤數量非常有限。自今年5月份以來,伴隨著鋼廠盈利、復產驅動,主焦煤需求量大增,加上受國內環保督查及煤炭行業去產能的影響,進口焦煤價格呈現爆發式上漲的局面,截至目前,硬質焦煤到岸價暴漲至231美元/噸。
在焦煤庫存方面,受焦企產量縮減及鋼企低庫存經營思路的影響,主要焦煤礦庫存縮量明顯。截至10月中旬,國內主要焦煤庫存量為161萬噸,同比 下降231萬噸,降幅達到59%。但在產能釋放方面,從山西煤炭主產區情況來看,民營煤礦因為資金和地方政策不明朗等一系列原因,產能釋放緩慢。國有礦擴 產的可能性明顯大于民營礦。國慶假期之后,雖然50%以上的國有礦開始執行330工作日政策,但是,通過延長生產時間來增加產量遠遠無法緩解目前焦煤供求 緊張的問題。因此,優勢產能釋放是解決焦煤供應緊張的途徑之一。但焦煤礦均為深井礦,一旦停采再次啟用,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進行改造才能達到生產規范 要求。目前,山西呂梁、臨汾等地區擬有600萬噸~1000萬噸的產能等待釋放,但在北方鋼廠面臨“冬儲”以及鋼廠整體庫存水平不足7天~10天的情況 下,一旦遇到極端天氣,這些地區的庫存保有量勢必會持續下降。特別是受汽運新規影響,公路運費上漲20%~30%,而鐵路運輸能力有限,這更將加劇今冬焦 煤供求緊張局面,預計未來3個~5個月內焦煤價格將維持高位震蕩運行。
供需失衡 焦煤價格高位運行有支撐
鋼廠經歷前期補庫后,目前,焦炭可用天數稍有上升,達到8天~10天。但是獨立焦化企業焦炭庫存繼續在低位徘徊,目前平均庫存量僅為0.5萬噸 左右。“冬儲”來臨前,鋼廠的補庫需求暫時還難以徹底滿足。目前,部分鋼企已開始調整原料結構、控制鋼鐵產量,以應對焦炭供應緊張、價格飛漲的問題。
有關調研數據顯示,9月份,高爐開工率為78.87%,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鋼廠盈利情況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現金成本出現虧損,煤、焦成本占 鐵水總成本的比例已超越2008年歷史最高水平,達到40%以上。盈利鋼廠占比為57.06%,尚未出現鋼廠集中檢修的情況。短期內,鋼廠對煤、焦的需求 仍然旺盛,受季節因素影響,北方鋼企后期需求可能會有所縮減。
政策微調 煤焦漲勢或趨緩
當前,煤、焦價格大幅上漲,主要原因是焦煤、焦炭與下游需求之間供需錯配,疊加運輸瓶頸制約、“冬儲”和補庫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推漲市場對焦 煤、焦炭價格的預期和熱情。但是,近期焦煤、焦炭價格過快上漲,加劇了市場恐慌情緒,持貨待漲、捂盤惜售的現象頻發,已嚴重影響到下游鋼企的正常生產,甚 至影響鋼企配套周邊地區居民供暖,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近期連續召開會議,制訂相應預案,增加煤炭市場投放量,煤炭供應保障能力會 得到一定提升,后期煤、焦價格漲勢或趨緩。因此,業內人士建議各鋼廠針對各自生產實際,提前調整布局,合理安排生產節奏,規避經營風險。
(來源:中國冶金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