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環保部:要讓環境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環保能力

作者: 2016年11月03日 來源:中華機械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10月13~1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此次年會的主題為“環境科技創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海南省常務副省長毛超峰,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中國工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10月13~1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此次年會的主題為“環境科技創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海南省常務副省長毛超峰,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文清,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志峰等出席并作重要講話。會議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任官平主持。主辦方頒發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2016)光大環保優秀論文獎”、“《中國環境科學》2015年度十佳優秀論文獎”等獎項。 
    黃潤秋強調,“十三五”期間,環保科技工作要緊緊抓住“支撐環境質量改善”這個牛鼻子,推進環保科技體制改革,加大理論創新、技術革新和管理創新,大力推進成果的推廣和應用,讓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環境保護能力,努力為提升環境管理的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供科技支撐。
    今年5月,中央召開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提出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科技創新在環保事業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更加凸顯。黃潤秋強調,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發展目標,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一是要建立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科技支撐體系。要按照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要求,以問題為導向,以質量改善為核心,組織實施好水專項“十三五”計劃、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重點專項,并盡快啟動土壤污染防治重點專項,探明污染成因與作用機理等科學問題,突破以質量為約束的污染負荷削減、環境修復以及區域聯防聯控技術。
    二是要建立環境風險防控的科技基礎體系。在當前全力改善環境質量的同時,要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降低環境風險水平。要加快推進污染物的環境基準研究,建立國家環境基準體系;深入研究復合污染生態效應,建立環境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控制技術體系;加強區域/流域環境風險預測與模擬技術研發,形成區域/流域環境風險防控技術體系。
    三是要建立充滿活力的環保科技成果轉化體系。要建設和完善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科學觀測研究站等創新平臺,建立開放的環保科技基礎數據和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臺,建立健全成果轉移轉化和技術擴散機制,大力推進事業單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推動形成有利于環保產業發展的投融資環境。
    黃潤秋指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是我國環境保護領域最大的學術社團,擁有43個分會及專業委員會和8個工作委員會,團結了6萬多名會員。多年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帶領廣大環境科技工作者,為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黃潤秋要求,學會除了在科技評估、政策咨詢、成果轉化、科學普及等方面保持優良傳統之外,還要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圍繞環境保護工作發揮更大作用。一是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充分利用自己的平臺優勢,發揮紐帶、橋梁作用,把全國環境保護科技領域的人才、資金、項目、基地等各類資源有機整合起來,整體提升我國環境學科的理論創新能力和技術研發能力。二是推動創新創業結合,學會要搭建企業和科學家的橋梁,促進創新與創業緊密結合。三是加強環保科技知識的傳播。
    王玉慶指出,環境科技工作者應該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提高科研成果的質量上。不僅是發表幾篇文章,更要努力使科技成果能夠落地,為控制污染、改善環境提供實實在在的技術支撐。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文清、楊志峰,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劉志全,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綜合與戰略規劃處處長劉羽,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教授彼得?沃納等分別就“大氣污染時空發布、區域輸送與排放通量現場監測技術”、“我國北方草型湖泊的環境生態保護方略”、“‘十三五’環保科技標準工作思路”、“區域生態學:生態環境問題解決的路徑”、“國家自然基金委‘十三五’規劃及環境領域資助概況”、“土壤及地下水修復策略”等議題作了主旨發言。
    圍繞會議主題,年會共設一個專題論壇(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壇)、一場優秀環保技術推介活動和16個專題研討會,分別圍繞“工業生態化發展”、“綠色經濟與產業發展新模式”、“水體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環境監測與預警”、“工業園區生態建設”、“2016國家環境與健康”等主題展開討論。中外專家學者、企業家與環保人士等1800余人參加了此次大會。(來源:中國工業報)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