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霧霾成為全民公敵,“煤改氣”已被多地列為強推的“藥方”。專家認為,這或將帶動天然氣消費實現飛躍式增長。
在10月27-28日于山西舉辦的“安迅思中國液化天然氣行業年度發展高端論壇(2016-2017)”上,與會專家一致看好“煤改氣”的“錢途”。
根據環保部的分析,重污染期間,原煤散燒對近地面污染貢獻最高,低矮面源污染對PM2.5濃度貢獻最大。這也是各地政府將“煤改氣”作為治霾利器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規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出臺至2015年,已有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上海、江蘇、浙江等十多個省市出臺了支持天然氣替代散煤的相關政策。
根據與會專家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國年利用散煤9-10億噸,占煤炭消耗量的28%。其中工業年耗煤約5.8億噸,供熱用煤近2億噸。河北、山東、湖北三省工業散燒煤居前三位,年使用量均超過7500萬噸。
“煤改氣”對天然氣需求的拉動由此可見一斑。有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散煤全部用天然氣替代,天然氣需求量每年將增加750億立方米。
從煤改氣的相關領域投資機會來看,與會專家認為,冷熱電三聯供,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綜合智慧能源、工業煤改氣在一些工業園區和開發區將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從區域投資潛力來看,安迅思中國能源事業部燃氣產業鏈信息總監黃慶建議,可重點關注以下幾個區域:以北京為中心輻射的京津冀地區、以慶陽為中心輻射的中部地區、以江蘇為中心輻射的長三角地區和以廣州為中心輻射的泛珠三角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