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市場約1770億美元(不含系統,只是各類敏感元件與傳感器),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全球所有的傳感器領域的復合年增長率都將超過15%(仍然是高增長行業)。2015年我國傳感器銷售額突破1300億元。然而,在碩大的國內市場中,95%以上均為進口配套形成。
在第四屆國際(樂清)物聯網傳感器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工信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郭源生指出,現階段我國市場主要應用的傳感器絕大部分仍要依賴于進口,主流市場依賴國外配套的情況尤為突出。國內傳感器產業化存在著巨大機遇和挑戰。郭源生建議,要做好行業發展的頂層規劃設計,發揮政策引導和統籌協調作用,從全產業鏈上推進我國傳感器產業加快發展。
國家質檢總局原總工程師劉兆彬在致辭中提出“五定權”。他說,我國傳感器產業總體處于中低端水平,使物聯網、傳感器產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一是要大力提升產業價值鏈的協同,爭取掌握相應產品的定“價”權。二是要大力提升產品質量、功能和實用性,爭取掌握產品的定“質”權,占領市場制高點。三是大力提升中國物聯網、傳感器的標準化水平,掌握定“標”權,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四是要大力提升持續創新能力,掌握相應的定“新”權。五是大力提升中國企業、中國產品品牌的傳播力,力爭掌握中國物聯網、傳感器的定“名”權。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吳勝武指出,國家正在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物聯網傳感器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下一步,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通過制定并開展傳感器產業提升工程等舉措,加速推進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化進程
行業爆發式增長傳感器產業迎來春天
吳勝武指出,當前物聯網正成為經濟社會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關鍵基礎和重要引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資源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物聯網在行業領域的應用逐步廣泛深入,在公共市場的應用開始顯現,M2M(機器與機器通信)、車聯網、智能電網是近兩年全球發展較快的重點應用領域。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我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超過7000億元,市場前景巨大。我國已有1700余家企事業單位從事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和應用,產業門類基本齊全,敏感元件和傳感器年總產量已經超過20億只,傳感器產品達10大類、42小類、6000多個品種。國內傳感器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國傳感器銷售額接近1400億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