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隨著計數器的不斷變化,18家參與哈密—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配套哈密風電基地二期風電項目抽簽企業代表的心也隨之跳動。8月19日上午,在自治區發改委舉行的哈密—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配套哈密風電基地二期風電項目抽簽儀式上,18家風電企業通過先抽取順序號,后抽取建設地點的計算機抽簽方式,為自己抽定了建設地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改委主任張春林說,這是我區首次采用抽簽的方式確定風電項目建設布局,現場公證結果減少了矛盾,降低了企業費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強了廉政建設。對推動項目進展,實現2014年年底部分風電場發電,2015年全面投產的目標奠定了基礎。
抽到三塘湖B區域和景峽2A、2B區域的國電哈密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張云海對抽簽結果很滿意,他高興地說:“用抽簽的形式參與資源分配,公平、公開、公正、透明、高效,杜絕了私下交易等不透明的行為。國投、神華、國電承擔著外送火電的任務,假若風電資源配置得不好,我們的損失就比較大。現在,風電資源配置得好,我們建設的信心也很足。”
曾經在甘肅參與過一次風能資源抽簽分配的神華國華能源投資公司新疆分公司總經理張哲很贊同張云海的觀點,他說:“作為中央企業,對自治區能夠公平、公開、公正配置資源表示欽佩,國電、國投、神華三家火電投資加起來超過200億元,再加上風電投資也接近200億元,我們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資源配置能夠滿意。”
哈密風電基地二期項目是我國首個利用跨區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采取風火光打捆的方式,促進風電、光伏發展的示范項目,對探索利用電力外送通道擴大風電、光伏消納能力,促進風能資源的有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國家能源局確定哈密風電基地二期項目新增風電建設規模600萬千瓦,新增光伏發電建設規模125萬千瓦。其中,安排地方風電建設規模550萬千瓦;安排地方光伏發電建設規模95萬千瓦。地方新增風電規模550萬千瓦分布在東南部風區400萬千瓦、三塘湖風區150萬千瓦,共涉及18家企業。其中,神華集團120萬千瓦;國電集團60萬千瓦、國開投公司60萬千瓦;中電投集團30萬千瓦;華電集團、華能集團、中廣核集團、中節能集團、新疆能源集團、新疆新能源集團、特變電工、華冉集團、哈密地區國投、北京天潤、中船重工、中電建、中核集團、融信華創等14家企業均為20萬千瓦。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