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降低能耗是各行業永恒的主題,也是污水處理領域追求的目標。國際上未來污水廠的發展方向基本上成為能耗100%自給,無需外部電網供電,甚至可以將污水廠變為產能廠,而我國垃圾滲濾液處理現狀與污水處理發展理念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問題之一就是能耗過高。
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滲濾液處理技術有了飛速的發展,但畢竟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真正對其重視、研究的時間也就是10年左右,目前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繼續研究、完善。
目前國內垃圾滲濾液處理大多采用“生化處理+深度處理”工藝,而生化處理工藝以采用MBR居多。
MBR工藝的特點是運行穩定,處理效果良好,出水再輔以深度處理后能滿足排放標準的要求,但MBR工藝也存在工藝流程復雜、能耗偏高的問題。
目前,滲濾液處理主流工藝存在脫氮、能耗高、二次污染等問題,而滲濾液處理系統降低能耗則是污水處理技術發展的需要,對于節省能耗、減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義,它不但可以有效節省運行成本、減輕企業負擔,而且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而造成滲濾液處理高能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生化處理系統主要由進水泵、缺氧池攪拌設備、射流曝氣系統射流泵、內回流泵、污水冷卻系統冷卻設備、鼓風機、膜分離系統等機電設備組成。
而生化處理系統主要機電設備中,曝氣系統、膜分離系統可控,污水冷卻系統部分可控,進水泵、攪拌設備不可控。因此,對可控部分進行分析研究可尋出降低能耗的技術措施。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滲濾液處理實際情況,降低能耗可通過曝氣系統、MBR膜分離系統和“厭氧氨氧化”工藝的應用幾個方面來實現。
方法一:曝氣方式的改變
鼓風曝氣系統中的曝氣器可分為微孔曝氣、旋流曝氣和射流曝氣等,各種曝氣器各具特點,使用場合不同,投資和運行成本都存在較大差異。在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中,射流曝氣系統和微孔曝氣系統都有許多成功的工程案例,旋流曝氣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合理選擇曝氣系統,在滿足處理效果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節省能耗,降低滲濾液處理運行成本。
以上幾種曝氣系統,若以1000 m3/d的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為例,主要技術參數:處理規模1000 m3/d,鼓風風量360 m3/min。
其實,無論是微孔曝氣、旋流曝氣還是射流曝氣,其鼓風機電耗基本相同,區別在于射流曝氣需要配置專用射流泵(氣水比一般控制在4:1,射流泵的揚程10-15米),射流泵的電耗一般在5-6Kwh/m3之間,如果電費按照100元/Kwh計算,射流泵的運行成本在5-6元/m3。采用唯恐曝氣和旋流曝氣可以節省電耗5-6Kwh/m3,相應的運行成本可以降低5-6元/m3。
方法二:內置式膜的應用
MBR工藝用膜組件代替了傳統活性污泥工藝中的二沉池,其廣泛應用于各行業的污水處理中,包括市政污水、工業廢水處理等領域。MBR可分為內置式膜和外置式膜兩種類型。
在兩種膜分離系統的電耗方面,外置式超濾系統的電耗比內置式高出5-6Kwh/m3,如果按電費0.8元/Kwh計算,外置式的運行成本比內置式高出4-5元/m3。
方法三:厭氧氨氧化技術的應用
1.不需要投加碳源
對于“厭氧氨氧化+MBR”處理工藝而言,厭氧氨氧化處理部分氨氮去除率可達90%,總氮去除率可達80%。
后續MBR工藝氨氮濃度很低,不需要投加外加碳源,靠自身的有機污染物完成硝化反硝化反應,運行成本可以大幅下降。
2.減小生物池容積
投加大量碳源后,進水COD濃度大幅提高,生物池容積也相應大幅增加,進而導致工程投資增加,占地面積增大。采用“厭氧氨氧化+MBR”處理工藝,生物池容積按照滲濾液實際進水濃度進行計算,生物池容積大幅下降。
3.取消二級硝化反硝化
采用“厭氧氨氧化+MBR”處理工藝,在厭氧氨氧化階段氨氮得以大幅去除。后續MBR工藝進水氨氮濃度較低,利用污水自身的有機碳源,采用一級硝化反硝化可以達到良好的脫氮效果。
4.取消污水冷卻系統
采用“厭氧氨氧化+MBR”處理工藝,進水氨氮及COD降低,機電設備減少,通過熱平衡計算,可以降低冷卻系統負荷,或者取消污水冷卻系統,從而達到降低運行成本的目的。一般污水冷卻系統電耗在2-3Kwh/m3。
5.節省新鮮水用量
設置污水冷卻系統需要補充大量新鮮水,以處理規模640m3/d的老齡化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為例,進水氨氮=3000mg/L,COD=8000mg/L,循環冷卻水系統的規模為600m3/h,新鮮水補水量按照循環水量的1.5%來計算,污水冷卻系統補水量為216m3/d,如果補充自來水,自來水價格按照3元/m3計算,折合成運行成本約為1.00元/m3.
6.降低混合液回流比
對于氨氮含量高的老齡化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為保證脫氮效果,需要較高的混合液回流比,一般回流比為800%-1600%,甚至更高。采用“厭氧氨氧化+MBR”處理工藝,由于進水氨氮濃度較低,回流比采用100%-400%即可滿足脫氮的要求,對于降低滲濾液處理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7.污泥產量少
由于不需投加外加碳源,污泥產量大幅下降,污泥脫水處理量降低,節省工程投資、降低運行成本。
綜上所述,采用微孔曝氣,電耗可降低5-6Kwh/m3,節省運行成本4-5元/m3;
采用內置式膜,電耗可降低5-6Kwh/m3,節省運行成本4-5元/m3;
采用微孔曝氣和內置式膜后,冷卻系統負荷降低,電耗可降低約0.3Kwh/m3,節省運行成本0.3元/m3;
采用厭氧氨氮氧化工藝,可以不需投加外加碳源,大幅降低運行成本。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