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報道,“十二五”期間,上海檢驗檢測業務收入增長近一倍,年平均增長率15.8%。剛剛過去的2015年度上海檢驗檢測產業年產值已達到164.20億元,同比上升15.2%。其中民營檢測機構市場發展迅速,相關質檢部門如何加強檢驗檢測機構事中事后監管,顯得尤為重要。
剛剛過去的2015年度,上海全市769家檢驗檢測機構共有從業人員47078人,實驗室面積181.62萬平方米,檢測設備原值127.24億元,當年共出具檢驗檢測報告1954萬份。上海多元化檢驗檢測市場基本形成,民營檢測機構發展迅速。如何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的基礎上,對檢驗檢測機構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加強檢驗檢測機構事中事后監管?市質監局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分類分級強化監管制度。
市質監局建立了市區分級監管、相關行政部門聯合監管制度,還建立健全分類監管機制,根據檢驗檢測專業領域風險程度、檢驗檢測機構自我聲明、認可機構認可、年度監督檢查、能力驗證、現場評審表現、其他部門反饋意見、申投訴調查處理結果以及其他渠道獲得的信息等要素,將檢驗檢測機構分為A、B、C、D四個類別,并據此實施不同檢查頻次等差異化監督方式。
同時,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方式:以分類監管為基礎,針對同一檢驗檢測專業領域,隨機選擇被檢查機構和隨機確定技術檢查專家和行政監管人員,不搞選擇性監督,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考核、重復檢查、過度檢查,提高工作效率,減輕機構負擔。
下一步,市質監局將進一步運用“制度 科技”手段,建設檢驗檢測機構監督信息管理系統,綜合資質審批、證后監管、社會監督等信息,建立檢驗檢測機構信息檔案,實現“互聯網 ”監管。同時針對檢驗檢測“傳遞信任”的本質,市質監局還將建立信用監督機制,制定地方標準《檢驗檢測機構質量信用分級評價準則》,推動實施檢驗檢測機構質量信用等級評價,目前已在食品、建工、室內環境、職業衛生、公共場所等檢驗檢測領域開展質量信用等級評價試點。同時建立健全有關部門監督信息共享互通機制,形成信息發布制度;對嚴重違規、不誠信的檢驗檢測機構在行業內進行通報,并向社會公告,起到震懾作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