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50年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全球清潔能源比重達到8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回到上個世紀90年代水平的一半,全球的平均氣溫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9月26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劉振亞在全球能源互聯網高端論壇——中國倡議一周年紀念活動上響亮地提出了上述發展目標。
一年前的這一天,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前不久結束的G20峰會也達成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共識,各國要在世界經濟共振中實現聯動發展,加速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程。
由此可見,由中國倡導的全球能源互聯的時代大幕已經拉開,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601099,股吧)經濟社會委員會執行秘書沙姆沙德•阿赫塔爾、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總干事金麗颯、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畢羅爾、葡萄牙共和國總理安東尼奧•科斯塔等多位國際政要和專家,或發來賀信或出席論壇。
正如吳紅波在賀信中所說,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里,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破解發展難題、匯聚全球智慧,已經成為共商、共建、共贏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平臺。
2016年3月,以“全球能源互聯網——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為主題的2016’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發布了《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宣言》,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也隨之成立。合作組織以“促進清潔發展、建設和諧世界”為使命,匯聚了來自世界五大洲14個國家的80家首批會員單位,凝聚起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的強大力量。
在合作組織的推動下,一系列跨專業、跨領域、跨國界的交流與合作高頻度展開。
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世界銀行行長金鏞等交流溝通,得到各方高度贊譽和積極支持;成功舉辦中美、中歐技術裝備研討會和香港國際投融資高層研討會等高端會議,在科技創新、融資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廣泛的國際共識;與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國際能源署、阿貢國家實驗室等國際組織、機構和大學等開展戰略合作;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力互聯互通,與韓國電力公社、日本軟銀集團、俄羅斯電網公司共同簽署《東北亞電力聯網合作備忘錄》全球能源互聯網之所以引起全球關注和跟進,除了它能夠體現國際社會攜手共建綠色地球村的共同意愿,還有其廣闊的經濟前景。專家認為,全球能源互聯網不僅是世界能源經濟低碳轉型的重要平臺,還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促進全球產能升級、拉動世界經濟增長。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預計,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聯網初步建成時,累計投資將超過50萬億美元,形成若干個萬億級的投資板塊。僅在中國,2016至2030年特高壓及配套電網投資,加上西部清潔能源開發投資,將超過12萬億元。
“由中國發起成立的首個世界性能源組織——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旨在引領和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發展,是世界能源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會上說,全球能源互聯網不僅是世界經濟低碳轉型的重要平臺,為發展低碳經濟、實現能源變革轉型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還將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產能升級、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倡議還賦予了“一帶一路”建設新的內涵。目前,合作組織已發布《全球能源分析與展望》和《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報告》等研究成果,正在積極推進蒙—中—韓—日電力聯網工程等重點示范項目,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力互聯互通。
“‘一帶一路’是中國將自身的產能優勢、技術與資金優勢、經驗與模式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合作優勢,實行全方位開放的一大創新。”外交部20國集團事務特使王小龍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承載著地區及世界和平發展使命。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有助于全球問題治理,有利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在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框架下,將重點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在能源基礎設施方面的互聯互通,共享區域能源資源,推進沿線國家能源國際合作。通過能源互聯協調和匯集各方力量,實現開放、創新、合作、共贏,有助于建立更加和諧的伙伴關系,促進世界和平、繁榮、進步,開啟人類和平發展的新篇章。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