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管理人員坐在微機前,輕點鼠標,自動生成的催費和停水信息就會發送到用戶的手機里,小區泵站運行狀態和數據就“現場直播”在電子大屏幕上……10月18日,在沈陽水務集團于洪營業分公司水務管理中心控制室了解到,以于洪水務為試點,沈陽水務在全國率先建立起水務管理數字化智能平臺。
據了解,目前,于洪水務中控數字化智能平臺已成為集服務投訴受理與調度、泵站遠傳監控與報警、泵站小流量數據監控管理、便民短信信息傳送與管理、營業遠傳水表監控與水表信息管理、市街管網遠傳壓力監控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操控平臺。
“我們認真貫徹落實水務集團‘用戶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和推進‘智慧水務’建設的工作要求,切實將群眾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解決老百姓的事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以百姓需求為改革創新的方向,通過創新管理手段、實施供給側改革、查補服務短板等系列措施,在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打造服務品牌上邁上了新臺階。”水務集團于洪營業分公司經理劉廣軍表示。
實時智能監控 及時修漏降耗
今年,水務集團于洪營業分公司在原有中控服務數字化平臺的基礎上,進行了歷時兩個月的系統升級改造,并將新系統推廣至各營業所進行實際應用,成效顯著。
據介紹,于洪營業分公司在完成中控系統知識產權共享的基礎上,對泵站智能遠傳水、電表實施改造,增設泵站遠程壓力調速系統,增設服務數據報表分析功能,實現了遠傳系統整合升級,為營業所“降差增效”分析提供了真實依據,為明年的泵站節能改造與小區內網改造提供了數據參考,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得到有力保障。
通過中控數字化智能平臺系統小流量監測,能夠及時發現暗漏并予以修復。于洪分公司充分發揮遠程監控平臺的作用,認真分析每個泵站的夜間最小流量,通過用戶數量和最小流量值的比對,如發現問題則立即向營業所下發整改通知。各營業所通過有目標的暗漏查找,修復漏水,達到降低產銷差和節能降耗的工作目標。經統計,一至三季度,于洪分公司共修復小區內網漏水196件,比去年同期增加27件,供水總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66102立方米。按最低單耗標準計算,可節約電費33220元。
通過中控數字化智能平臺系統,可以具體分析供水區域內用水戶的用水量。于洪營業分公司結合轄區泵站供水實際,采取“以銷定產”方式,將“大馬拉小車”和“小馬拉大車”的機泵進行對換,實現供水能力資源的合理匹配。一至三季度,于洪分公司共投入約1.8萬元資金,對8個泵站的16臺機泵進行了對換,每月節約電費1萬元左右。目前,于洪分公司轄區內共接收管理泵站74處,現在每月可節約電費5萬元,節能率達25%-30%。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