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成本是光伏充電發展關鍵
北京北變微電網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杜宏在“微電網技術在光伏電動汽車充換站的應用”報告中結合實踐指出,采用直流微電網技術,光伏發電、儲能、電動汽車充電都連接在直流母線上,將減少光伏逆變、充電樁整流環節,從而降低系統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提高系統效率和經濟效益,并同時解決了分布式光伏上網難和電動汽車充電下網難的問題,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的發展將不再受到電網制約。
清華大學互聯網創新研究院政策發展研究室主任何繼江教授分享了關于“能源互聯網與交通的融合——電動汽車與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的最新觀點。何教授指出,應大力建設光伏充電站、光伏停車場,推進光伏與電動汽車協同發展,推動換電模式,并鼓勵電動汽車、低速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電動踏板車采用電子車牌,安裝物聯網芯片,接入互聯網,實現能源互聯網與交通的融合。光伏充電站除了現有的商業模式之外,可通過與旅游項目結合實現盈利。
山東圣陽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隋延波帶來了“FCP鉛碳儲能系統商用模式”報告。隋延波指出,山東圣陽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來致力于儲能產業的發展,并取得了領先的市場業績。山東圣陽2014年與古河電池株式會社進行技術合作,推出了FCP鉛碳儲能電池產品,將儲能度電成本大幅降低至0.5元/KWh以下。結合應急備電等有償輔助服務收益,目前在國內已可商業化應用。并且,僅依靠峰谷電價差錯峰供電,峰谷電價差達1.2元/KWh以上的地區也可實現商業化推廣。
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營銷服務中心主任、研究員級高工殷樹剛在“互聯網+路燈充電系統技術應用”的報告中,介紹了北京市LED市政路燈和充電樁一體化設計方法,為解決當前充電基礎設施數量不足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快速、低成本、大規模建設充電站是電動汽車成功推廣的關鍵,而覆蓋城市的路燈網絡可與充電樁結合,利用直流電源對LED路燈進行供電的同時,建立直流充電樁,為電動汽車提供充電服務。按路燈數量15%估算,也可提供30350個直流電源點,規模巨大,從而大大降低充電樁的建設成本。“智能化路燈充電樁,將會是人類向第三次工業革命邁出的重要一步。”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秘書長劉勇在會議閉幕致辭時指出,“十三五”期間,在推動技術進步的同時,降低成本是儲能能否走進商業化推廣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井噴帶動儲能電站需求猛增,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累計建成公共充電站3675座,其中充放儲一體化充電站投資規模11.5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充電投資規模將達到325億元,其中充放儲一體化電站投資規模103.7億元。儲能行業漸入佳境,光儲充一體化項目關注度隨之不斷提升,并越來越受到企業青睞,背后所蘊藏的巨大市場機遇,有望催生出下一個投資風口,撬開新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