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攜手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輿情服務提供商——慧科訊業,運用大數據工具梳理海量的輿情信息,正式發布2016上市公司輿情榜。
有趣的是,從輿情榜來看,2015年8月1日~2016年9月18日的統計區間內,大部分輿情指數靠前的公司經營良好,靠后的公司則或多或少遇到經營業績下滑,或管理層動蕩等麻煩事。不過,也有一些公司例外,業績不怎樣反而輿情指數靠前,業績好的輿情指數排名卻靠后。這是什么原因呢?
好輿情不一定好業績
上市公司輿情榜數據顯示,中國平安[0.06% 資金 研報]、雅戈爾[-0.21% 資金 研報]和多氟多[1.63% 資金 研報]口碑指數最高,奪得冠亞季軍,得分分別達80.87、77.73和77.54;愛爾眼科[-0.63% 資金 研報]、保利地產[0.22% 資金 研報]緊隨其后。
這5家公司在今年中報無一例外的錄得了凈利潤正增長,但卻并非毫無隱憂。
中國平安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07.76億元,同比增長17.68%;但2013~ 2015年,公司業績增長率分別達到40.42%、39.51%和37.99%。
雅戈爾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0.71億元,同比增長5.78%。而去年同期公司業績增速為38.23%。只有多氟多是個異類,今年上半年憑借六氟磷酸鋰的價格高位而獲得了2532%的凈利潤增長率。
而其余排名靠前的公司中,排名第六的中國核電去年凈利潤增長率達到52.98%,今年中期則下降為0.99%。中國國航[-0.91% 資金 研報]排名第64,去年凈利潤增長77.45%,今年則下降為12.45%。
這些公司業績一般,輿情指數卻并不差,可以說獲得了輿論高度認可。
如中國平安盡管今年中期凈利潤增速下滑,但公司其它重要指標卻大放異彩——壽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強勁增長42.7%,整體內含價值大幅提升,同比增長11.2%。此外,截至2016年6月底,互聯網用戶總量約2.98億人,較年初增長23.3%。上半年,從互聯網用戶轉化新增的金融新客戶數達637萬人,占上半年新增客戶總量的35.9%。
大公司也可以給差評
而輿情指數靠后的公司中,則不乏大市值公司。
如倒數第二名的中國石油[0.00% 資金 研報],口碑指數僅13.12,略高于即將退市的欣泰電氣。
這家僅A股流通市值就高達1.17萬億元的公司2016年中期業績下滑97.92%,僅為5.28億元。不過,中國石油也并非毫無亮點——今年一季度,公司巨虧達到138億元,也就是說,第二季度中國石油實現的凈利潤超過140億元。
但中國石油排名倒數第二也并非毫無緣由。由于2007年11月7日太過生猛的上市首日表現,許多投資者被套在了高高的山上。近十年來,中國石油鮮有上佳表現,今年1月甚至創出6.99元的歷史低點。即使目前7元出頭的價格,也讓很多投資者飽受煎熬。
此外,中信證券[-0.18% 資金 研報]也排名靠后,在2830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2803位。去年年底,中信證券曾有多名高管被帶走協助調查,引起了市場和社會廣泛關注。而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自營股票業務虧損55億元的新聞更是讓市場咋舌。上半年中信證券凈利潤下滑57.96%,與行業平均水平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