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電機網訊】動力總成是電動汽車的“心臟”,決定了整車的性能。電動車動力總成系統簡單分為兩類:直驅電動系統和AMT電動系統。在直驅電動系統下,動力總成系統主要部件為電機+電控;AMT電動系統則需要額外加裝一套“自動變速箱及AMT控制器”。國內電動客車大多使用簡單可靠的直驅純電系統,乘用車更傾向于采用靈活小巧的AMT電動系統,AMT系統是未來發展趨勢。
電氣設備行業深度報告:方興未艾,優選龍頭企業
行業需求突然放量,競爭格局尚未穩定。在轎車領域,國內整車企業通常具備較強的綜合實力,以自主研發電機、電控為主,如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在客車領域,整車企業通常電機、電控研發經驗不足,一般以外購電機、電控為主,如宇通客車。因此,電機電控企業的出貨量直接由其供貨車型的產量決定。
新能源客車動力總成需求最大,行業競爭相對激烈。2015年我國新能源客車、專用車、乘用車產量分別為12.47萬輛、4.78萬輛、20.64萬輛,預計對動力總成系統需求分別為100億元、7億元、20億元。由于新能源客車電機電控單一客戶出貨量大、動力總成系統單價高,2016年新能源客車電機電控的競爭開始激烈,動力總成系統價格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維持了40%以上的毛利率。
近看物流車,遠看乘用車。2015年我國新能源客車、專用車、乘用車滲透率分別為21.10%、6.68%、1.00%。根據國家及各地方文件,預計2020年新能源客車滲透率將提升至50%以上、新能源專用車滲透率30%以上;2016.09,工信部下發《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要求2018-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積分比例分別為8%、10%、12%,預計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提升至12%以上。競爭格局上,乘用車電機電控競爭格局最好;專用車需求去年爆發,龍頭企業陸續布局,競爭仍不明朗。
動力總成市場空間近千億。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到2020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考慮價格下降因素,預計2015-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產業合計需求935億元,“十三五”行業復合增長率40%左右。
長期看好,優選龍頭。經過一輪調整,目前電機電控行業估值水平對應2017年PE約32倍。我們預計,“十三五”新能源汽車銷量復合增長率41.5%上下,電機電控行業復合增長率高達40%左右,部分業務進展較快的公司增速將超過行業平均。電機電控行業已具有顯著投資機會,長線看好。建議關注業務布局較好的電機電控龍頭企業,如方正電機、合康變頻、大洋電機、匯川技術、藍海華騰。
(責任編輯:晨雪 QQ:2355779328)
推薦閱讀:代理采購 2017年展會信息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