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10月19日,LoRa應用聯盟(簡稱CLAA)會議正在南京進行時,從現場發回的照片來看十分熱鬧,大家對于LoRa技術的興趣與期待可見一斑!9月華為力推的NB-IoT大會在上海舉辦,隨之而來便是中興主導的這場盛宴。你方唱罷我登場中,似乎抄表領域除了這兩種新興技術,其他再也讓人提不起興趣。
2013年之前應用的微功率無線抄表系統,一般采用工作頻率為433MHz 或2.4GHz,免費頻段,不用收取運行費用,線形或星型的抄表結構,傳輸距離點對點500-1000米,受障礙物阻擋影響比較大,對各種社區環境的適應性較差。
2013年至今的微功率無線抄表系統,采用工作頻率為免費的公共計量頻段470MHz~510MHz,頻率和業務受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的保護,且發射功率不大于50mW。技術采用的是一種和傳統無限網絡完全不同的新型無線網絡技術,即無線Mesh網絡,也稱為“多跳技術”。
電力行業中,微功率無線技術已然占據約10%的市場,這得益于2013年國網公司統一了微功率無線抄表模塊的標準和規范,真正實現了兼容性和互換性。而在水氣行業AMI 通信網絡中,由于沒有強制標準進行規范,各廠家通訊產品按自己定義的通訊協議開發,導致不同廠商生產的模塊之間無法實現互聯互通,甚至一個廠商各代的產品也無法實現自我兼容和互換。
除此之外,微功率技術仍存在其他問題:
不同的地理環境對通訊距離影響較大,根據路徑損耗公式:Ld=32.4 20logf 20logd,其中f=MHz,d=Km,可知信號每損耗6dB,通訊距離就會減少一半。多路徑產生的通訊影響,所以微功率無線模塊附近的障礙物較多時,通訊的距離和可靠性會減少;
氣侯條件影響:空氣干燥時通信距離較遠,空氣潮濕(特別是雨、霧、雪天氣)通信距離較近,在微功率無線模塊容許的工作環境溫度范圍內,溫度升高會導致發射功率減小及接收靈敏度降低,從而減小了通信距離;
微功率無線發送功率要求為低功耗50mW,發射功率小,通訊距離短,穿透能力弱。
對于國內表計生產企業而言,對LoRa表的戰略布局似乎早就開始。小編對于諸如未來看好LoRa用于民用而NB-IoT用于商用這樣的說法也偶有耳聞。大家都不想錯過物聯網技術興起為表計行業帶來的第一個風口。
如果LoRa真如人們期待般的為水氣抄表行業帶來新氣象,那么傳統的移頻鍵控技術、M-Bus有線技術等是否還有生存空間?小編相信還是有的,不同的技術應用于不同的場景,比如水表出戶,有線加上光電直讀表就是一個成熟且經濟的方案,關鍵還是根據實際需求來。
(原標題:大家都去參加CLAA會議了,我就來聊聊微功率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