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網購成為了時下大多數年輕消費群體的主要購物方式,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有簡單的產品升級到了品牌之間的戰爭,品牌建設成為了當下家居建材企業發展的重心,五金行業也不例外。然而從行業實際情況來看,中小型五金企業品牌建設之路任重而道遠,因為目前不少中小型五金企業缺乏大局觀,品牌意識模糊,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五金品牌認識不到位
國內不少中小型五金企業所制定的發展策略對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認識不足,尤其是在80后、90后成為市場消費主體之后,經營者往往對這些年輕消費群體認識嚴重不足。因此在實際操作中,企業的品牌定位往往與市場需求存在嚴重的脫節。更有甚者,個別企業在品牌建設時與企業自身核心競爭能力建設無法有效結合,造成品牌發展錯位與失位,從而導致企業品牌建設進程緩慢,企業發展嚴重受挫。
2、五金品牌定位不突出
就像前面說的,五金企業對消費者的認識不足,無法分析消費者的有效需求,因此,五金行業存在長期的同質化競爭,這也是造成中國五金市場產品供過于求的主要原因。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對多種主要消費品的調查得知,供不應求的產品幾乎沒有,而大約三成商品供求基本平衡,剩下的七成商品都是供過于求。
此調查說明,雖然品牌意識已深入人心,但真正有統治力的品牌產品微乎其微。
3、五金品牌管理不規范
西方五金企業通過數百年的實踐積累,終于有了一套比較成熟的品牌管理模式,當中有許多值得國內中小型五金企業學習與借鑒的地方。但是每個品牌都有其特定人文地理、民族文化及思維方式所牽引與決定的,單純的“拿來主義”肯定無法復制別人的成功,必須結合自身特點,過濾式吸收,生產適合中國具體國情的品牌五金。
總的來說,以上三大攔路虎是當下中小型五金企業品牌建設的難題,因此五金企業發展應該充分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明確自身定位,規范管理模式,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