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是7-8年,歐美、日本企業的平均壽命是40、58年,相比較而言,相差實在是太遠了,在市場混亂、產品參差不齊的五金行業這種差距更是大,甚至有些企業是剛剛成立就倒閉的。那么五金企業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局面呢?
務實經營鑄造強勢品牌
不得不說,在如今的五金企業,很多企業家們的唯一目的仍然是錢,這雖非錯,但絕不是引導企業健康發展的因素。換句話說,賺錢只是經營的結果,而不是經營的目標。在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下,要實現五金強品牌,五金企業家們的重點就不應只在錢上面,而更多的應轉投到產品和品牌的塑造上。
強勢的品牌必須要以務實經營為主,而不是妄想通過多元化的投資以及三心二意的依靠炒房地產、炒金融、吹IT泡沫來獲得。講究戰略,以消費者的市場需求為出發點,腳踏實地、培養扎實的實業,注重長遠投資和利益回報,才能保證五金企業長期利益不斷延續。
工匠精神成就王牌品質
2016年以來,很多人都在提工匠精神,但甚少有做到的。縱觀國內五金大市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有些品質低下的產品渾水摸魚,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了選購難點,對企業自身的品牌也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改進產品品質,規范行業規則刻不容緩。
在五金的生產過程中,踐行工匠精神(“工匠”不僅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更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與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相連),有利于企業上與下之間形成一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共同價值觀,并培育出企業的內生動力,從而推動產品品質大幅提升。
技術培訓打造更強企業
在一些企業家眼中,品牌是依靠各種廣告宣傳打造出來的,企業的影響力依靠強有力的市場營銷手段就可以了。其實事實并非如此淺薄。要成功打造一件產品、一個品牌甚至一個企業,就一定要有立足于市場的技術。在五金的經營歷史中,企業家們不斷的引進先進技術,卻不培訓專業人才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而已。
舉個例子,一位五金老板高額引進了一臺先進的生產設備,但是卻舍不得花錢培訓技師,以至于被不懂操作的人把機器搞壞,不僅要花更多的錢去修,同時產品的品質也沒有跟上來。可見,設備不是最主要的,技術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做到全面消化和全員掌握,五金企業才能變得越來越強。
總之,在競爭激烈的21世紀,要想成功打造強有力的品牌以及企業,順利登上國際大舞臺,五金企業就要嚴格踐行工匠精神,腳踏實地專攻本業,不斷提升技術水平,精益求精做好每一件五金產品。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