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鐵工業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在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鋼鐵業資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污染嚴重,受資源、能源、環境的制約越來越明顯。
一、我國鋼鐵工業目前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鋼鐵工業目前的現狀
我國鋼鐵工業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在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推動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鋼產量已連續十年居世界第一位,是名副其實的鋼鐵生產大國,在品種質量、節能降耗、環境保護、效率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來看,還有很大差距,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一項十分重要、刻不容緩的任務。
從“十一五”規劃目標看,要求到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6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10%等等,都是約束性硬指標,完成這些指標任務十分艱巨,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付出更大的努力,否則是難以實現的。
(二)我國鋼鐵工業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與先進國家對比的差距
1.日本等鋼鐵工業在節能減排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國鋼鐵工業參考和借鑒。
世界主要產鋼國家鋼鐵工業發展循環經濟,是與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結合在一起的,是與節能降耗、廢棄物資源化、清潔生產、綠色制造等結合在一起的。日本鋼鐵行業針對鋼鐵整個生產流程與節能減排有關的生產環節進行研究,已取得顯著成效。
2.我國鋼鐵工業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1)鋼鐵工業能耗存在的差距。以2004年日本鋼鐵工業噸鋼可能耗和鋼鐵生產過程的工序能耗作為國際先進水平,與納入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的大中型鋼鐵企業比較,總體來看,我國鋼鐵工業能耗總水平比國際先進水平高10%左右。
(2)在污染物的處理方面存在差距。我國已成為世界產鋼第一的鋼鐵大國,但與世界先進的產鋼大國在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水平、產品結構和質量水平及環境治理水平上都存在不小差距。如當前中國鋼鐵環保治理是以治理“三廢”為內容,以達標排放為目標,以綜合治理為手段,排放達標與廠區綠化為內涵。
(三)我國鋼鐵工業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存在的問題
鋼鐵工業在發展循環經濟促節能減排工作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并加以解決。
1.企業能耗統計工作有待提高。一是統計體系不科學;二是專業統計人員欠缺。目前企業能源統計人員欠缺,尤其缺乏有經驗的能源管理人員。
2.節能減排指標向企業分解的方法有待完善。有的地方在節能減排目標分解考核時,對不同基礎的企業大多提出相同下降幅度的要求。這不太符合企業實際,不利于發揮企業積極性。
3.發展循環經濟缺乏強力政策支持。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支持政策有待充實完善,比如在高爐渣替代砂石、鋼渣微粉提高水泥性能等方面缺乏支持政策。有的政策雖已制定,但執行不力,如國家對鋼鐵余熱余能發電非常支持,但在發電上網時卻要受發電指標的限制,導致發電裝置不能正常運行,不但造成能源浪費,也帶來大氣污染。
4.對循環經濟試點企業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強。目前,國家對試點企業的支持僅限于在國債項目上有所傾斜,但缺乏系統的支持政策,且支持力度不大。
二、鋼鐵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呼喚循環經濟
(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鋼鐵工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科學抉擇
科學發展觀是發展循環經濟的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發展循環經濟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有效途徑。
1.科學發展觀是發展循環經濟的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
2.發展循環經濟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有效途徑。
(二)鋼鐵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1.發展循環經濟要遵循“減量少、再利用、資源化”三項原則。這既適合鋼鐵工業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的需要,又適合鋼鐵工業把“三廢”資源化的需要。
2.鋼鐵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路應是進一步拓展鋼鐵生產功能,使其不僅具有鋼鐵生產功能,而且還具有能源轉換、社會部分大宗廢棄物處理及為相關行業提供原料等功能,即實現物質和能源的大、中、小循環。
3.依據循環經濟理論,把循環經濟的理念、原則、范式引入鋼鐵工業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三、鋼鐵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途徑
(一)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長效企業管理機制
要使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取得實效,就必須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司政策和管理的重點領域,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不斷提高發展循環經濟的管理水平。
建立循環經濟統計體系和信息平臺、建立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循環經濟發展指標考核體系、逐步建立定期向社會發布環境公報和社會責任公報的制度,廣泛接受社會公眾監督。這種做法在國際上也是一種趨勢和潮流。
加強循環經濟領域內的技術研發工作。循環經濟的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哪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先進的處理和轉化技術,離不開工藝、裝備的開發和更新。為此,企業需要不斷加大有關技術研發投入,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加大環保投入,努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科技攻關隊伍。
(二)鋼鐵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具體措施
1.推行清潔生產,提高鋼鐵生產過程中鐵素資源的利用效率。
2.優化能源結構,實現能源的綜合利用。
3.節約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4.開展資源回收與綜合利用,實現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
5.增強環保意識,加大環保投入。
6.構建鋼鐵產業鏈,建設循環生態園。
7.合理調控鋼鐵生產規模,優化鋼鐵產業組織結構。
綜合考慮資源支撐、能源供應和環境承載能力等因素,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定位應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主,進出口主要是品種調劑。
成功實踐表明,科學的發展思路決定企業出路,我國鋼鐵冶金等高耗能行業企業完全可以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加快技術進步,促進結構升級,推進節能環保,增強競爭能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贏,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