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配件網訊】當下的石墨烯行業,國家政策頻頻推進,高校科研火熱進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下游應用進展緩慢的尷尬局面。2016年9月,諾獎獲得者安德烈·海姆在中國國際石墨烯資源產業聯盟舉辦的石墨烯研討會上指出,“石墨烯技術成果亟需向下游轉化,而太多資本在此時耗費了資金”。可以說,下游應用拓展乏力、產品銷量低迷等一系列問題,致使行業投融資狀況不容樂觀。
兩大類產品或成石墨烯產業資本雷區
目前,資本對石墨烯行業期望過高,變革型產品仍需等待。安德烈·海姆曾將石墨烯產品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增強型,即石墨烯與原材料相結合,改善原有材料性能;另一類,則是變革型,即石墨烯在相關產品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能解決剛需問題的技術產品。對于后一類產品能否出現,何時出現,一度受到資本熱切關注,而目前來看,這類真正解決剛需問題的變革型應用并未出現,盡管石墨烯可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但相對這些領域傳統產品,并未顯示出更高性價比優勢。
兩大類產品或成資本雷區
薄膜和粉體作為石墨烯材料兩大形態,劃分了國內石墨烯企業兩大不同研究方向。其中薄膜形態作為石墨烯本質應用,將在石墨烯市場發揮更大商業價值。 目前商業化前景較好的領域,是小片石墨烯薄膜材料,也是為數不多的、讓資本敢于介入的領域,其中傳感器領域的應用正吸引投資目光。一方面,受智能手機行業發展帶動,原有傳感器市場正經歷新一代技術浪潮,對產品靈敏度需求十分迫切,另一方面,石墨烯材料的應用研發在傳感器方面較為成熟,基本達到成本控制。可以說,石墨烯材料將以更高性價比的優勢代替原有材料,石墨烯傳感器產品有望打通下游,開啟市場藍海。
石墨烯在柔性顯示領域的應用被視為產業化臨近爆發階段。作為性能優異的透明導電材料,未來可進入ITO膜、液晶屏、OLED屏等多個市場,但受技術限制,對于非單晶、大面積、無缺陷的石墨烯薄膜材料難以進行成本控制。相對來看,小面積屏幕商業化進程稍快。目前,這是海內外企業共同研發方向,包括三星、華為,正將柔性顯示屏作為智能手機產品迭代的契機。作為石墨烯商業化競賽的主體,無論科技巨頭還是創業公司,對于這部分市場較為看好,投入較大力度的研發力量。 作為對硅材料的替代品,石墨烯在集成電路方面的商業前景吸引眾多高校機構研發,但資本不敢介入,關鍵在于該領域研發難度較高,就目前科研進展來看,所研究出的產品并不具備性價比優勢。 行業回歸商業本質 “投資需謹慎、謹慎、再謹慎”,這是多家投資機構看待石墨烯的一致態度。
當石墨烯產業發展瓶頸成為共識,行業泡沫或將退去,投機者的狂歡也到此為止。資本在第一輪戰役中撲了空,便在下一輪投資中甚為謹慎。但若不提前布局,又惟恐錯過風口,由此,資本需要尋找真正打通下游市場的產品,以企業良好的客戶反饋為標準,而非拿到多少科研經費、補貼紅利為標準。 資本的冷靜之下,市場正回歸商業本質。當下,針對石墨烯企業一擁而上騙取補貼的亂象,政策正積極引導市場健康發展。對于石墨烯補貼政策,更多以科研經費形式發放,鼓勵產學研平臺的建立,讓科研院所與企業聯手進行石墨烯技術成果轉化。對于企業,未來或將出現補貼政策轉向,由對上游企業的補貼,轉變為終端補貼,對于石墨烯產品下游產業的應用情況、客戶反饋情況加大審查力度。
(責任編輯:云海 QQ:2355962929)
推薦閱讀:2017年展會信息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