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患者李先生是江西省人民醫院骨二科董謝平主任在新余會診手術時會診的一個正待轉內科診療的疑難病人,屬左側肩背痛并反復數日的午后高熱。董謝平根據磁共振上的蛛絲馬跡及一系列表現,診斷為頸椎結核。9月30日晚,董謝平主任團隊在江西省人民醫院手術室內進行了一場“夜戰”,成功完成了一例創新術式:頸前路病灶清除3D打印人工椎體雙側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術前江西省人民醫院委托省級科技情報檢索機構對此進行了查新檢索,初步認定為世界首創的技術。
江西省人民醫院這一創新手術,完美地解決了頸椎前路雙側椎弓根螺釘固定。這一固定方式因高風險、高難度、鋼板與螺釘難以鎖定及其凸起頂壓食管等一系列問題,難以在臨床實際應用,為頸椎傷病尤其是多節頸椎因腫瘤、結核、骨折、頸椎病、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等進行長節段切除后的脊柱穩定性重建手術闖出了一條新路。該技術也開創了創傷、病變頸椎尚能保留其可作植骨床的上下終板時,為了盡量保留病人頸椎活動單元、減少融合范圍所作的“超短節段融合”之先河。
董謝平表示,李先生所接受的就是第五、六頸椎結核僅行這兩節頸椎相互融合的手術。而傳統手術方式為保證固定強度,不得不將第四與第五及第六與第七頸椎之間的椎間盤一并切除,再將第四至第七節頸椎全部融合為一體。創新術式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頸椎的活動度,也降低了相鄰節段因應力集中所致退變的概率與風險。
10月1日早晨查房顯示患者情況良好,各項指標平穩,正在接受進一步的術后康復治療。
(來源:互聯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