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藍谷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青島南山美爵酒店舉行
作者: 2016年10月09日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9月26日下午,“青島藍谷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青島南山美爵酒店舉行。本次集中簽約活動現場簽約項目20個,總投資達120億元,其中包括4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央企領銜的國字號、中字頭項目,4個校地合作項目,2個國
9月26日下午,“青島藍谷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青島南山美爵酒店舉行。本次集中簽約活動現場簽約項目20個,總投資達120億元,其中包括4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央企領銜的國字號、中字頭項目,4個校地合作項目,2個國際合作項目、10個高新技術、金融和服務業項目,涵蓋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海洋工程、海洋新材料、海洋探測監測、海洋環境保護、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互聯網+、總部經濟、金融、教育、商業等10幾個領域。
項目方代表中國工程院金翔龍院士,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九院第十三研究所、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東華大學、中國船級社、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青島農業大學、青島大學、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北京強度環境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及10余家企業負責人齊聚藍谷,共同見證項目落戶。
截止26日當天,藍谷在“2016中國(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2016中國?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兩大活動上共簽約引進重點項目40余個,總投資超過200億元。
蒙特利爾大學-青島大學落地青島藍谷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青島大學國際合作辦學項目落地藍谷,建設“蒙特利爾大學-青島大學”, 內設醫學院、法學院、工程學院、商學院等學院,計劃招生2萬人規模,配套籌建一家國際合作三甲醫院、一家國際合作婦幼醫院,同步啟動籌建“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合作方蒙特利爾大學世界大學排名第113位,臨床醫學全球排名第67位,心臟學科全球排名前十位,婦幼醫院在北美地區排名第一。
在此之前,青島藍谷已經引入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院士工作站、愛爾蘭丁達爾國家實驗室——青島羅博飛聯合實驗室,山東大學與亥姆赫茨聯合會、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法蘭霍夫研究院、德累斯頓技術大學、海德堡大學、斯圖加特大學、柏林工業大學、圖賓根大學等13所德國頂級科研機構聯合共建“山東大學德國學院”。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與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國家海洋實驗室先后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26-28日在藍谷領銜召開“2016年全球海洋院所領導人論壇”。日新月異的藍谷正在加速引入更多的國際元素,并逐漸開始在國際海洋科研事業大舞臺上“發聲”。
國字號、中字頭項目融入藍谷 助力海洋開發
已經落戶的海洋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等15家國家級重大海洋科研平臺構筑了藍谷海洋科技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而國字號、中字頭涉海科研機構對融入藍谷“圈子”依然保持了極大的熱情。
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與藍谷、青島水務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推動中國海水淡化事業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藍谷共建的航天海洋先進光機電技術創新中心,面向國家海洋重大戰略需求,圍繞“海洋高端儀器設備精密超精密智能制造、海洋用高精度導航定位技術及裝備、海洋物理場測量技術與裝備、特種電機與電源和載荷穩定技術及設備”五大方向開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與青島光明環保技術有限公司針對高分子油水分離復合材料項目開展深入合作,聯建實驗室和國家“千人計劃”工作室。
高水平人才批量進駐
本次集中簽約活動落地的“海洋水下設備試驗與檢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項目由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中國船級社、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北京強度環境研究所6家高校院所與青島藍谷管理局、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青島迪瑪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青島維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十方聯建,針對我國海洋水下設備綜合性試驗檢測技術缺失、質量技術基礎薄弱等問題,圍繞我國海洋能源開發對水下設備系統性試驗與標準化檢測的迫切需求,建設海洋水下設備試驗與檢測技術研發平臺。
在本次活動簽約的金翔龍院士工作站一次性進站近20名高層次人才,包括9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研究員、3名高級工程師,涉及海洋地質、海工裝備、近海環流和海洋動力過程、海洋技術等多個研究方向。
藍谷“大學城”初現形象
在4年前藍谷籌建之初,確定落戶藍谷的只有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一所高校,本月24日舉行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開學典禮拉開了山大與青島“再續前緣”的嶄新一頁。但4年后的藍谷擁有的已不僅僅是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天津大學青島海洋工程研究院、哈工大青島科技園、中央美院青島大學創業園、四川大學青島研究院、同濟大學青島研究院、吉林大學青島研究院等4年間先后落戶藍谷,截止目前累計已有16所國內外知名高校在藍谷落戶建設校區、研究院、科技園、創業園或校企聯合研究中心,還有近10家高校合作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洽談推進。
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纖維材料及紡織領域首個應用基礎型國家重點實驗室。本次活動簽約的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島中心,將圍繞海洋生物基材料與生物醫學應用、海洋功能纖維與功能紡織品、海洋生物質纖維與汽車高鐵新材料、海工新材料與航空航天材料四個領域,打造海洋新材料領域校地合作示范項目。
青島農業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正式簽約遷至藍谷,將與藍谷現有高校互相補充、錯位發展,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青島及藍谷海洋科研產業提供人才支撐。
天津大學海洋工程研究院作為藍谷首個建成啟用的高校異地研究院在本次活動上簽署新能源合作項目,標志著青島藍谷已經開始成為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基地、實用性創業人才搖籃。
海洋領域的高科技薈萃
藍谷引入了全球第三、亞洲第一的海洋平臺稱重托舉技術團隊;培育了全球首個工程化海浪發電技術團隊,在全球率先通過綠色能源直接發出交流電。天津大學青島海洋工程研究院的“海燕號”水下滑翔機在科技部組織的水下滑翔機測試中位列第一。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于長斌教授領銜的中孚嘉無人機項目,在無人機控制技術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本次活動簽約的云洲智能無人船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將與香港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院所,就船體材料及海上自主控制等方面開展聯合研發合作;將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智能裝備分會總部職能轉移至藍谷,籌備組織海洋無人系統及海洋裝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云洲北方總部和無人船研發中心。云洲作為中國領先的民用無人船研發和供應商,將全力助推海洋無人智能產業發展。
本次活動上簽約藍色互聯網+學院暨海洋物聯網孵化中心由上市公司靈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島科技大學合作建設,是國內首家以“互聯網+”為專業人才定向培養目標的合作辦學項目。項目還將以藍谷為示范和帶動,突出互聯網+、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與資源整合,打造獨具特色的互聯網+和海洋物聯網技術成果研發孵化基地。
高信研發產業基地與智慧應用產業園將以智慧城市和工業4.0為主要業務方向,建設國家海洋能源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中心、智慧能源研究院、企業用電安全與節能評估中心,打造互聯網技術創新和發展模式創新“雙引擎”,突出海洋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協同發展“雙核心”,促進海洋戰略與藍色經濟速度質量“雙提升”,實現互聯網與經濟發展線上線下“雙融合”。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