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行發展有三個出乎預料,”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特別顧問日前告訴記者,“回升力度比預期低,利潤回升比預期快,本土企業承受力比預期強。”
在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不久前召開的會議上,有專家分析了該行業的運行及發展態勢。
“自2003年以來,行業可以說是做了一次高低溫試驗,”“在行業高速增長、外資企業到處建廠大肆進軍中國市場的情況下,本土企業沒有敗下來;在行業增速下降、需求劇變、利潤增幅大落大起之時,本土企業恢復狀況比外資企業好。”
走出谷底平穩回升
2009年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產銷增幅雖然再度大幅回落,但已走出低谷,實現了平穩回升。
據專家解釋說,自2008年以來,行業產銷同比增幅已經連續兩年下降約10個百分點,至2009年產銷增幅已分別降至8.8%、9.1%。“經過了 2009年年1~2月的歷史低點后,行業開始逐漸回升。10月前,月均增幅小于0.5%,到11、12月升幅加快,年末月產值創歷史新高,產銷分別達到 441億元和443億元。”這預示著2010年的情況會比較好。
但在整個裝備制造業中,儀器儀表行業的回升力度屬于中等偏下,低于汽車、農機、工程機械以及電工、重型機械等行業?! ?BR>
而相對于汽車、農機等行業,政策措施對儀表行業的惠及程度也比較低。且該行業的三資企業占比高,出口占比大。“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三資企業便首當其沖?!?三資企業的產銷已由占全行業的45%降至2009年的33%。“他們的經濟實力、技術都比本土企業強,原本預計本土企業的承受力要低,但實際上三資企業的運行困難要比本土企業大。”
此外,部分企業的開發創新能力不強,對經濟調整的適應度低,也是導致走勢不強的主要內因。
但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行業的總產值首次超過了4000億元,“雖然2009年行業的產銷增長在本世紀以來首次不到兩位數,但行業還是保持了每兩年上‘千億元’的增速?!薄 ?BR>
利潤增幅大落大起V形反轉
“2009年行業的利潤增幅可以說是‘大落大起’,呈V形反轉,回升速度快于產銷。”該專家告訴記者,“2月利潤掉得最低,增幅為負13.7%,可以說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下降。不過,下半年實現了反轉,虧損企業占比顯著下降,11月行業的利潤增幅達到13.1%。”
這主要因為生產要素價格或其增幅下降,很多企業及時采取了有效的增收節支、強化管理的措施,而且技術進步、結構調整和部分企業的產業化、規?;〉昧艘欢ǔ晒??! ?BR>
與此同時,行業進口回升加快,出口繼續在低谷徘徊?!半m然出口退稅率幾次調整,但對儀表行業影響不太明顯,主要還是國際市場的需求疲軟,出口恢復力度較低。進口方面,工業自動化、試驗機、分析儀器、試驗儀表到2009年年底已經開始正增長;出口上,除了醫療儀器和測繪儀器,其他都還是負增長?!薄 ?BR>
因需求變化和適應度不同,各分行業回升幅度不同。他舉例說,環保儀器即使增幅下降,但仍保持20%以上增幅;而醫療儀器雖受到影響,但很快回升。“總體上說,環保、醫療等與國家政策相關的民生用儀器行業,下降幅度不大,回升力度很大,而工業自動化與供應用儀表等,有一定的回升力度,但不快?!薄 ?BR>
創新突破、產業拓展頗有成效
全行業在創新突破與產業拓展上有相當進展?! ?BR>
這首先表現在產品與技術的突破及其產業化方面?!肮I自動化方面最明顯的是工控系統,”他對記者說,大煉油、大化肥、大火電的控制系統國產化有突破,市場占有率上升;在現場儀表領域,變送器和電磁流量計進步較快,其中電磁流量計的競爭能力不斷增強,市場份額也在逐漸增大?! ?BR>
其次,應用、集成和現代服務也有不小的進展。對于一些國外的儀器儀表企業來說,現代集成和服務是其重要主業。在這方面,2009年我國也有較大進步。自動化行業大約有近千家企業從事集成和現代服務,其中以集成為主的企業超過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的20%,集成和服務的總產值估計超過此分行業的30%,既產生了有相當實力、以高端服務為主的集成企業,又有相當一部分制造企業從單純的制造向制造與集成協同發展?! ?BR>
此外,企業開始向以原有產品和工藝技術為基礎的新領域拓展?!耙恍┊a品盡管已超出儀表行業的范圍,但運用的仍是該行業的產品技術和工藝技術,特別是節能環保領域?!比缰貞c耐德公司,不但以其檢測技術和檢測儀表為基礎發展能源計量設備,在國內加氣機市場上占有了相當比例,還以其產業技術為基礎,將業務延伸到了煤層氣和天然氣的回收設備制造上。
標簽:儀器儀表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