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空氣質量經常上“黑榜”,工地揚塵污染是重要因素。為了降低揚塵污染,濟南市部分工地用上了立體降塵“神器”——自動噴淋系統,而下一步,這種設備將在全市所有工地推廣使用。24日,濟南市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監督站(以下簡稱“市質安站”)在兩個項目施工現場舉行了質量安全管理及綠色施工示范工程觀摩活動。據獲悉,為進一步降低工地揚塵污染,十月起,濟南市所有建筑工地無論大小都要配備立體降塵設施。
自動噴淋、鋼板路面 工地要普及
一提到施工工地,恐怕多數人的心目中都會出現這樣的鏡頭:塵土飛揚,機器轟鳴,磚頭凌亂,泥渣充斥……但9月24日,市質安站工作人員走進在建的中國人壽山東省分公司營業用房項目時,卻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整個工地沒有垃圾、雜物和揚塵,不僅環境干凈、整潔,而且綠化隨處可見,看起來像花園一般。
空氣質量智能監測系統將在濟南全市工地推廣
花園式的建筑工地是中國人壽山東省分公司營業用房項目的一大亮點。在施工現場可以看到,工地主要道路均進行了硬化處理并鋪設了可回收再利用的鋼板,裸露的場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了覆蓋、固化或綠化等措施,項目大門口還安裝了環境檢測屏實時監控工地的PM2.5、PM10等環保數據。據施工方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八局二公司”)負責人介紹,這一監控系統連接著工地上所有噴淋設備,只要超過設置的數值,800多個噴頭就會自動打開工作。“噴淋裝置分別安裝在塔吊、建筑圍墻、大樓主體結構和易產生揚塵的關鍵環節部位,不僅可以隨時開啟,還能調節’雨量’大小。”
不僅僅是施工綠色,就連工人的生活區也無不滲透著節能理念。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工人宿舍區實行物業化管理,設專人打掃生活區,配備洗衣房,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實施WiFi全覆蓋。“除此之外,我們還購置了兩套空氣能中央空調系統,可滿足80個房間的采暖、制冷需求,相較于傳統能源,可節約能耗40%左右。“
“這一系列措施,都是為了實現綠色施工、節能環保的目標。”市質安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觀摩活動后,將在全市各工程項目加大綠色施工推廣力度,不論工地大小都要配備立體噴淋系統,以進一步抑制工地揚塵帶來的環境污染,鋼板路面也在大工地推廣實施。
衛生間門口全部多做半米防水層
在此次觀摩活動的另一個現場——國華新經典項目,記者看到了一個全小區12棟樓都是優質結構的精品工程,這在全市并不多見,其制勝的法寶便是市質安站一直在推行的“樣板引路”制度。
24日9:30,來到國華新經典項目現場,可以看到項目總體建設正在有序推進。入口大門旁邊的工藝樣板集中展示區,清楚地展示了實體工程各部位的施工工序、工藝做法,如內墻抹灰樣板,衛生間防水做法、外墻保溫施工、地暖鋪設順序等,所有樣板均以分層剖斷面表示,每一剖斷面部位有施工工藝標準說明、工藝流程說明、工序交接標準說明、常見的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說明,供來來往往的工人、業主學習、參觀。
“這對于工人施工來說更形象,要求也更具體,對于管理者來說,也有了更好的管理參考標準。”項目參建單位負責人表示,把所有主要施工流程甚至是施工難點都在“樣板”階段解決掉,施工中再按照“樣板”進行標準化操作。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施工工效,降低施工成本,也有效解決了工程施工的質量隱患。
“實行‘樣板引路’,不僅使施工單位有所參照,也有利于我們的監督管理。”市質安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比如,上月起,全市住宅小區建筑時統一標準,衛生間門口的防水必須多做出半米,“別小看這半米,很多住戶住了幾年后發現衛生間門口的地板會發黑、變色,其實就是防水做得不好,有了這些硬標準,就能把住宅安全隱患消滅在建筑過程中。”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