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集團債轉股方案即將落地,而深陷債務危機的渤鋼也試圖通過同一方式來擺脫困境。
近日,記者獲悉,中鋼集團債轉股方案已經獲批。這意味著,新一輪債轉股正式啟動。
與此同時,渤鋼債務重組方案隨之跟風,由此前的“債轉投”變為“債轉股”。即將500億元債務由渤鋼集團中3家企業的優質資產組建新的公司承接,800億元債務將采取留存原有公司和金融機構核銷兩種方式予以解決,600億元將進行“債轉股”。隨著債務違約的不斷爆發,眾多企業企圖通過債轉股“續命”,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預計政府會盡快出臺債轉股的相關標準。
中鋼債轉股獲轉機
雖然東北特鋼試圖通過債轉股續命未果,但中鋼股份17次延遲“10中鋼債”回購登記期后有望迎來轉機,而新一輪債轉股正式啟動。
有機構透露,中鋼審計后的金融機構債務規模600億元左右,其中留債規模近300億元,轉股規模近300億元。轉股部分或為6年期可轉債,前3年鎖定,從第4年開始逐年按334的比例轉股。
另外有報道稱,此前各方達成一致的總體方案除上述外還包括,留債部分,中鋼需付息,不過利率較低,在3%左右。具體到各家銀行而言,留債和轉股比例各不同。有的銀行留債部分高達65%、轉股35%;有的銀行留債比例10%,轉股90%。這一比例,跟各家銀行貸款條件有關。如果銀行手中的資產,其評估值、企業資金流或者抵押物能夠全額覆蓋本息,可以全額留債;如果幾乎都是信用擔保的資產,就是全額債轉股。
該報道同時指出,中鋼債轉股的“股”,可能是可轉債,實質上還是債券。即債權金融機構認購企業發行的可轉債,未來可將其轉換為債券發行公司的股票,對于發債企業而言通常具有較低的票面利率。
不過,目前中鋼方面尚未有正式回復。
“中鋼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王國清指出,近300億元的留債部分利率僅在3%左右,而近300億元的轉股也是在3年后按334執行,這對于中鋼來說可以有一個喘息機會。
王國清同時指出,像中鋼這樣的大型鋼企,只是現金流出現了問題,企業管理和信用都沒有出現重要問題,只要有足夠寬松的償債環境,加上財務成本降低,經過3年的轉型調整,要翻身問題不大。
從中鋼業務發展來看,其未來發展較有潛力。此前該公司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新簽合同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51.26%,其中海外項目新簽合同金額約110億元,同比增長12.50%。
安信證券則分析認為,中鋼新簽訂單大幅增長,業務結構調整與模式升級持續突破,加上公司積極把握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機遇,在持續鞏固和深度挖掘土耳其、印度、伊朗等海外傳統市場的基礎上,持續加大對俄羅斯、東南亞、中東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興、成長性市場的開拓力度,海外業務持續取得突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已接近50%。公司金屬3D打印技術國際領先,切入軍工、航空航天、高鐵等領域極具潛力。上半年由于國內業務下滑及海外部分訂單生效進度較慢,業績出現小幅下滑,隨著下半年海外訂單的逐步落地,業績有望加速。
債轉股有保有壓
雖然中鋼債轉股的落地可能會帶來示范效應,但目前看來政府實施債轉股仍然比較謹慎。
9月19日,一份《東北特鋼集團債權人委員會會議紀要》顯示,當日在大連市召開的債權人委員會上通報了東北特鋼債務處置的最新進展。
根據紀要,遼寧省政府已經確定東北特鋼將進入破產程序,預計9月底之前破產重組方案會出臺,省政府要求10月操作完。
這意味著東北特鋼試圖通過債轉股自救的方案破滅。
自3月28日起,東北特鋼先后8只債券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所涉發行規模共計55億元。
多次債務違約后,東北特鋼曾公布“債轉股”的解決方案,該方案計劃將金融債務中70%的比例轉為股權,另外30%保留,原債權人可通過東北特鋼整體上市或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后實現投資退出。不過這并未被債券投資者所接受。
8月4日,國家工信部鋼鐵處處長謝彬一行5人;銀監局、銀行業協會負責人;23家債權銀行負責人考察東北特鋼到大連調研。據悉,當時牽頭行中行等17家銀行明確表示對東北特鋼的處理意見:不同意債轉股,債轉股只是省政府單方面意愿。
“東北特鋼在管理和信用危機上都出現了問題,而且當地政府不作為,金融機構看不到希望,這樣的企業是不可能成功債轉股的,除了破產別無選擇。”王國清認為。
而日前,天津市金融局召開渤鋼集團的債務整體處置通氣會,向各金融機構通報了渤鋼集團債務整體處置的最新思路,并征求各金融機構意見。此次公布的債務處置方案是:渤鋼集團中3家企業的優質資產組建新的公司,承接原有債務中的500億元,800億元留存原公司及核銷,600億元債轉股。業內人士認為,債轉股可能是對渤鋼集團以及銀行等債權人解決債務問題沒有辦法的辦法,不過,這個辦法可能只是給渤鋼續命,要想保命則很難。
王國清則指出,這意味著渤鋼集團1900多億元債務中的600億元將進行債轉股。渤鋼是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后受害比較大的一個企業典型。合并前的天津鋼管競爭優勢明顯,但是兼并后的渤鋼變得大而不強,整而不合,集團不考慮下屬各企業現狀,盲目進行產能擴張和債務擴張,導致了現在的局面。
“雖然渤鋼的局面復雜,但是好于東北特鋼,因為天津國資委一直在積極出臺解決方案,會讓金融機購看到積極的信號。”王國清說。
今年3月為化解渤鋼集團過剩產能,天津市成立了渤鋼集團債委會(由105家債權銀行和類金融機構債權人組成,涉及債務1920億元),響應了此前銀監會提出的對債務規模較大的企業應于3月底前成立債委會的要求。此后,債務展期減息、不良資產剝離、由天津市政府成立基金以承接債務等債務重組方案相繼被提出。
王國清認為,從中鋼和渤鋼債轉股的發展進程來看,渤鋼債轉股有獲批的可能性,而且國內債轉股和國企改革推進的節奏和力度可能會超市場預期。“不過,政府肯定會有保有壓,僵尸企業是沒有可能獲得債轉股機會的,下一步債轉股的一些標準可能會出臺。”王國清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