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設備網訊】距離2016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召開還有大約一個月,記者近日走訪了大會參展企業之一、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資深副總裁喬徽表示,集團自成立至今獲得了來自政府的大力支持,未來期望政府能將扶持方向側重于機器人應用方面,例如對終端的消費者進行補貼,這樣既可以提高產品的應用范圍和銷量,最終也會促使產品的成本和價格持續降低。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喬徽:期望政府能直補機器人消費者
對于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的預期,“期望通過這次機器人大會,展示我們的產品和實力,另外一方面,也希望通過這次大會建立更多和國內外同行交流的渠道。”喬徽表示。
談產學研聯動:實驗室和企業要分工明確、找好定位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是一家非常年輕的機器人企業,成立于2014年底,雖為后起之秀但卻“家學淵源”,因為其背靠著哈爾濱工業大學三十多年來在機器人研發領域的深厚底蘊。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我國最早從事機器人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有國家“863計劃”智能機器人機構網點開放實驗室,在機器人領域擁有300余項核心技術及發明專利。
2014年12月,黑龍江省政府、哈爾濱市政府、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組建了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占股80%。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實現了營業收入超3億元,員工規模1200余人,推出20余類、100余種高新技術產品,初步形成全產業鏈業務布局。
近年以來,我國對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推動力度明顯加大,相繼出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三部曲”: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制定《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和《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
“產學研聯動”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模式,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正是“產學研聯動”的典型案例。“將學校里比較優質的、已經成型的科技成果,通過企業平臺來對接市場、對接資源,逐漸產品化。”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資深副總裁喬徽表示。
對于“產學研聯動”,喬徽認為高校實驗室和企業應該有所分工,找好定位。“面向市場和面向科技前沿是矛盾的,學校如果面向市場,那我們在核心技術積累和突破方面就會遇到問題。”喬徽稱,“學校和企業應有分工,企業研發是面向市場,實驗室和高校應該面向前沿,面向攻關,可能花了很多年在技術上走了一小點兒,但這是有價值的。”
談補貼:期望政府能直接補貼消費者
在10月份的2016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將展出近60款產品,其中包括填補國內空白的脊椎康復機器人等。
康復機器人是服務機器人里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支。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醫療觀念正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從原來單一重視臨床治療,逐漸轉變為臨床治療與術后康復并重。加之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心血管疾病、神經類疾病的發病率攀升,這類患者對于康復理療的需求很大,但我國的康復行業正處于發展初期,沒有足夠的康復理療師群體來滿足患者的需求。
“這正是康復機器人的市場切入點。”喬徽稱。
今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服務機器人在醫療、助老助殘、康復等領域的推廣應用。”
康復醫療機器人是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的重要孵化項目之一。去年12月,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與瑞士HOCOMA AG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康復機器人產業和市場。HOCOMA是國際知名的醫療康復機器人公司。
但是目前康復機器人還處于市場培育期,尚未實現大規模量產,成本、價格較高。而一個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
喬徽表示,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自成立至今獲得了來自政府的大力支持,未來期望政府能將扶持方向側重于機器人應用方面,對于一些特定人群,例如殘疾人、老年人,在購買康復醫療機器人時,政府可以直接給予購買者一定量的補貼。
“助老、助殘、康復方面的產品,不僅僅是商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喬徽稱,“給了補貼后,一方面可以提高產品的應用范圍和銷量,最終會促使產品價格持續往下走,也會引入更多的行業競爭者。”
談海外收購:核心技術研發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積累
最近機器人行業里最吸引眼球的事件,莫過于家電企業美的對國際機器人巨頭庫卡的要約收購。德國庫卡在機器人行業里家喻戶曉,是著名的“四大家族”之一(其余為ABB、安川和發那科)。不僅僅是美的,格力、海爾、長虹等傳統家電企業都瞄準了機器人領域、特別是服務機器人領域。
與工業機器人相比,服務機器人是目前業內公認的一片“藍海”。“根據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2014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是6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時將達到500億美元,它的增長率是工業機器人的五倍。”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總裁梁劍表示。這大概也是家電企業們紛紛跨界服務機器人行業的緣由,或許未來服務機器人會成為家庭必需品,進入千家萬戶。
面對“來勢洶洶”的家電巨頭們的競爭,機器人企業該如何應對?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表現得“很淡定”。喬徽認為,越來越多的公司參與到服務機器人的開發,對行業發展是件好事。但是消費者對于服務機器人的需求,與目前服務機器人所能達到的技術水平,還有一定差距。“消費者希望我家里有個機器人能幫我洗衣服,燒飯,端水,但目前這些功能,從技術實現角度來講,還有一定的距離。”喬徽表示,“真正具備服務機器人核心開發技術的公司,少之又少。服務機器人核心技術的研發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積累,并不是說任何一個行業的公司直接進入服務機器人領域,就能做出相應的產品。”
對于機器人行業的海外并購,喬徽認為不僅僅是對技術本身的吸納,還包括對標的公司在全球的銷售渠道、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的吸納。
“我們在2016年上半年,也在和幾家知名的國際機器人公司接洽并購條款,到目前項目還在進行之中,還不能詳細的披露。”喬徽透露。
(責任編輯:倩雯,QQ: 2355779329)
推薦閱讀:代理采購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