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鑄造網訊】在國家煤炭、鋼鐵去產能的強有力措施下,我國鋼鐵去產能任務卓有成效,然而現在,負面影響似乎來了,煤炭供應量的持續下滑,給不少企業帶來巨大的壓力。
煤炭行業去產能與供應如何尋得平衡?
最近*ST新集對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一份公告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據公告顯示,中煤集團去年凈虧35.77億,負債率64.19%。這與去產能政策不無關系,由于產能過剩,自2013年以來,國內煤炭價格一路下跌,中煤等一干煤企的業績也如這煤價一般。
據悉,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日前已經向國家發改委遞交了一份文件,請求煤礦增加供應數量,兌現原本合同上協定的供應,保障鋼鐵企業的正常生產。這份文件中顯示,我國目前已經進入煤炭供應緊張時期,大量鋼鐵企業煤炭庫存偏低,部分鋼鐵企業的煤炭庫存幾乎已經沒有了供應源。而隨著秋冬季節即將到來臨,城市供暖用煤即將進入高峰期,屆時如何保證煤炭的有效供應也許會存在一定的困難。
昨日,國家發改委就組織召開了座談會,研究分析當前煤炭生產、運輸、需求、價格形勢、存在的問題。據會議消息,由于國內煉焦煤供應趨緊,進口焦煤也供不應求,導致焦煤焦炭短期內的價格快速上漲,給不少鋼鐵企業帶來了不少困擾。據市場調查數據顯示,22日,全國各地焦煤價格拉漲,均創今年以來的新高。其中,河北、山東地區焦炭價格調漲幅度普遍達到50-60元/噸;山西臨汾、長治等焦企拉漲100元/噸。海外進口煉焦煤價格也繼續上漲,21日普氏澳峰景礦報價200美元/噸,環比上漲7.5美元/噸。
另一方面,今年的前7個月,全國鋼鐵去產能僅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47%,究其原因,我們可以發現,鋼鐵業產能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今年8月,全國粗鋼、生鐵、粗鋼、鋼材的產量分別增長2.6%、3.6%、3%、4%。這樣一來,去產能的壓力就落到了煤炭行業上,但是鋼鐵產能的上漲必然會加大煤炭的需求量,這樣的話,去產能和供應就在煤炭行業形成了巨大矛盾。
煤炭行業如何在去產能和保證供應中尋到平衡,國家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探討。否則,不僅會使我國去產能的成果前功盡棄,更會給煤炭鋼鐵行業帶來深遠的不利影響。
(責任編輯:云海 QQ:2355962929)
推薦閱讀:代理采購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