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9月18日,錢塘江涌潮觀測站正式運行,全天候全過程采集錢塘江涌潮起潮、壯大、衰退的數據。這也是世界上首個永久性與系統性的涌潮觀測系統。
錢塘江涌潮觀測系統由10個站點組成。從起潮至潮水消亡的100多公里中,設有鹽官、美女壩2個涌潮觀測站,二十工斷閘、新倉、大缺口、老鹽倉、七堡、長河、聞家堰、嘉紹大橋8個觀測點,全程觀測涌潮過程。
一直以來,錢江潮并沒有系統的監測,錢塘江涌潮觀測站正式投入運行,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涌潮研究史的空白與不足。
“以前只靠人工手段,手段簡單,數據種類少,現在更全面,作用更多。”浙江省錢塘管理局科技與信息化處處長刑云告訴記者,以前只能測量朔望大潮,通過人工手段搜集涌潮高度與形態數據,計算行進速度。而現在,觀測站將根據涌潮研究的需要,全天候長歷時采集潮時、涌潮高度、形態、潮涌壓力、行進過程、潮位、流速、含沙量等數據。
“錢塘江涌潮舉世聞名,是重要的科學研究資源。研究涌潮演變規律,以進行預測,能夠防災減災。同時,涌潮也是文化資源,掌握規律以后能更好地開發涌潮的旅游、經濟資源。”為觀測站提供技術指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春宏說。
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Chanson教授對錢塘江涌潮的觀測也非常感興趣,從事世界涌潮研究的他也是錢塘江涌潮研究會的成員之一。他認為,進行涌潮研究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他希望通過錢塘江觀測站的觀測,共同促進世界涌潮研究的持續發展。
根據鹽官觀測站數據測算,9月18日,鹽官段潮差最高達2.12米。刑云提醒游客,由于外圍臺風造成水位增高,低水位抬高疊加涌潮,游客需要注意觀潮安全,尤其是夜潮的觀賞。
標簽:涌潮觀測系統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