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首屆“未來科學大獎”通過投票產生。根據下午14點的新聞發布會,本次獲獎者分別如下所示。
2016年生命科學獎----獲獎者:盧煜明。主要貢獻:基于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DNA的發現,在無創產前胎兒基因檢查方面做出了開拓性貢獻。盧教授在1997年和1998年的工作中發現,母體血液中存在著胎兒的游離DNA。基于這些早期發現,盧教授展開了一系列前沿工作來研究這些胎兒游離DNA的特性,證明了使用胎兒游離DNA來診斷遺傳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實際性,最終開創了利用第二代基因測序來檢測唐氏綜合癥的新途徑,并在90多個國家得到了應用。
2016年物質科學獎---獲獎者:薛其坤。主要貢獻:薛其坤利用分子束外延技術,在對奇特量子現象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發現。分子束外延生長是一種先進的薄膜生長方法,能在材料襯底上一層一層地生長單晶薄膜。他和合作者制備了多種高質量的單晶薄膜材料,這使他們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和在鈦酸鍶襯底上的單層鐵硒高溫超導現象。
“未來科學大獎”被寄予打造成為“中國諾貝爾獎”的重任,是一次科學界和商業圈聯袂設立的獎項。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