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寶鋼股份、武鋼兩大鋼鐵央企的重組方案已報國務院,寶鋼股份與武鋼股份將進行吸收合并,重組完成后武鋼股份將注銷,存續公司將更名為“寶武鋼鐵集團”,合并完成后新公司總資產超過7000億元,年產能達到6000萬噸,成為規模位列全球第二的鋼鐵“巨無霸”。
鋼鐵之淚:寶鋼武鋼世紀重組啟幕!
一、合并
6月26日,寶鋼股份、武鋼股份同時發布公告,稱正在籌劃重組,即日起停牌。
7月11日,南北二鋼同時發布公告雙方將進行戰略重組,至今上述兩家上市公司已經停牌近三個月。
眾所周知,2013年以來,鋼鐵行業多年高速發展累積的問題和矛盾越發凸顯,鐵礦石價格、鋼材價格持續下跌,鋼材出口難度加大,環保成本、人工成本、融資成本、資金成本不斷上升,鋼鐵行業整體進入“冰凍期”。
根據2015年度報告,武鋼股份巨虧75億,寶鋼股份雖然勉強實現了10個億的凈利潤,但較往年50億左右的盈利也是斷崖式下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行業走到今天并非毫無跡象。過往數年,一眾鋼鐵上市公司在保持高利潤的情況下,市盈率始終徘徊低位,股價長期低于5元,市場少有人問津,卻也絕非偶然之事。再想想盈利能力更強的銀行業,躺著也能賺錢的行業,長期出現市盈率與市凈率倒掛的現象,市場已經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其實,即使沒有媒體的爆料,看看武鋼的虧損額,不難推測,這次重組消失的是武鋼。
但是走也走了,只是600005這個代碼不要注銷送給我們可好?現在殼好貴的嗦!
鋼鐵之淚:寶鋼武鋼世紀重組啟幕!
二、改革
2015年,國企優化改革的大背景下,A股出現了一樁令人“回味無窮”的重組—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合并。在大盤帶動加合并題材的推動下,不到半年的時間,南北車股票漲幅超過五倍,二者市值更是超過1400億美元,力壓西門子、阿爾斯通等豪強,超過波音飛機,從而獲得“中國神車”的美譽。
而后中國神車演繹的過山車行情埋葬了傳奇,也埋葬了一輛車。南北車以一種誰也猜不到的結局謝幕,讓人不勝唏噓。
如果說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的合并是強強聯合,寶鋼股份和武鋼股份的合并只能算是難兄難弟的抱團取暖,消除市場的惡性競爭,但這又有多大意義呢?
對鋼鐵企業來說,除了產能嚴重過剩之外,還有高端領域缺乏競爭力的問題。也就是說,中低端領域產能嚴重過剩,高端領域則嚴重缺位。
鋼鐵行業重組整合,不能只盯在市場競爭上,而應將重點放在結構優化和技術提升、去產能和提品質有機結合上,重組僅僅是改革的起點,而不是改革的終點,重組并沒有從本質上解決矛盾。
2016年上半年,房地產牛市立竿見影,武鋼又盈利了,寶鋼又賺了很多,往日的傷在一針麻醉后如今又不痛了,筆者擔憂的是原來說好的改革還會推動嗎?
三、武鋼:鋼鐵之淚
自上個世紀70年代起,和國內其他國營鋼鐵廠一樣,進入武鋼工作在當地算得上是一件非常體面的事情。當時很多高中生放棄考大學的機會,只為進入武鋼職業技術學校,成為一名真正的“武鋼人”。
在長達40年的時間里,能夠進入武鋼曾經是多少青山人的夢想,共和國之子提供著令人羨慕的教育、醫療、生活的全套設施,工廠里發放的零食水果在每個武鋼人家里堆成了雜貨鋪……效益好的廠里,福利好得需要瞎編名目發錢。一代又一代的武鋼人帶著榮耀和自豪從這里退休,又有新一代的年青人夢想沿襲父輩的腳步在這里終老。
92年的分流,97年的裁員,03年的買斷,并沒有打破大部分武鋼人的夢想,他們堅定的認為這里依然是最安全的避風灣,這里有他們哺育兒女的鐵飯碗,少有人思考自己的未來,一切都運行的太久了,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
一輪又一輪的固定資產投資掩蓋了國內眾多傳統產業的問題,房地產的黃金十年使身材臃腫的鋼鐵業外表依然顯得步態輕盈,產能過剩、供給側改革成為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談的意識形態。
2014年度,武鋼股份實現凈利潤12.6億,其扣非后的凈利潤其實只有可憐的3.94億,對于武鋼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成本費用的微小波動,都可能將利潤打成負數。但從武鋼的董事會報告里,依然看到的是滿滿的自信。
2015年度,武鋼股份巨虧75億,這個近十年來從未虧損過的共和國愛子一朝崩塌,沒人想到會如此慘烈,慘烈的讓準備終老武鋼的職工就像做了一場噩夢,期望夢醒時刻,那一切都從沒有來過。
2016年,武鋼裁員,五萬武鋼的職工奔波在滴滴的路上。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